馮德萊恩如何籌集8000億歐武裝歐盟 雄心與挑戰并存

最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將實施“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打算調動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且有韌性的歐洲”。這則消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仔細分析后發現,這一計劃背后可能隱藏著復雜的問題。

計劃的第一階段是籌集1500億歐元特別資金,用于成員國的武器升級、軍事訓練以及提升士兵福利。后續計劃包括啟動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豁免程序,允許成員國在不觸發過度赤字程序的情況下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利用現有歐盟預算將許多資金用于國防相關投資;加速建立儲蓄和投資聯盟以及通過歐洲投資銀行調動私人資本等,以湊齊8000億歐元。這些舉措雖然雄心勃勃,但能否順利實施仍存疑慮。

從成員國的角度來看,各國經濟狀況和軍事需求差異較大。法國、意大利等國家財政狀況本就不樂觀,大幅提高國防投資無疑會加重負擔,這些國家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和意愿參與其中值得懷疑。此外,歐盟成員國在軍事戰略和外交政策上各有主張,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已暗示可能會阻止任何旨在援助烏克蘭的努力,這表明內部意見難以統一,后續協調難度極大。

表面上看,這一計劃是對美國對烏克蘭態度轉變的回應。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并要求還錢,迫使歐洲不得不自己想辦法支持烏克蘭并保障自身安全。但實際上,歐洲長期以來在軍事上依賴美國,在北約框架下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此次借美國態度轉變之際,歐洲試圖增強自身軍事力量,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這可能是某些大國借此機會提升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甚至重塑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的野心。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