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10月4日電 (錢晨菲 張博文 陳俊超)今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2024婺州孔子文化周活動近日在浙江金華磐安縣盤峰鄉(xiāng)櫸溪村舉行。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20位外籍留學生來到現(xiàn)場,與當?shù)氐摹跋蛏锨嗄辍毙v團成員一同領(lǐng)略孔子文化魅力。
莊嚴肅穆的櫸溪村孔氏家廟里,留學生們安靜站立,共同見證祭孔這一重大的中華傳統(tǒng)典禮。來自俄羅斯的佳佳是浙師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研究生,她說:“我來中國很多年,去過很多城市,但這是第一次參加祭孔典禮,編鐘編磬演奏和‘六佾舞’令我感到震撼。”
書法、射箭、點茶、蹴鞠……村里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點也吸引著留學生們體驗。在老師的指導下,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大龍立正、挽弓、搭箭、瞄準,“咻”一聲正中靶心,現(xiàn)場傳出陣陣歡呼聲。
歡呼聲同樣在蹴鞠項目中傳來,來自埃塞俄比亞、加納、喀麥隆等非洲國家的同學圍成一圈,花式炫技玩起了顛球和傳球,引起游客和村民的圍觀。
留學生(左一)體驗點茶。主辦方供圖點茶鋪子中,在茶藝師的指導下,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尚陽一步步搗茶、碾茶、磨茶、羅茶、注湯。在調(diào)膏作畫時,其還在茶湯上寫下了“中國”兩字,并在旁邊畫上了一顆愛心。“中國人非常重視、愛護自己的文化,這讓我很感動,我沒參加過這樣有趣的活動。”尚陽感慨地說。
除了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櫸溪村的一處合院中,浙師大留學生與磐安的“向上青年”們圍坐成圈,圍繞“我眼中的命運共同體”開展了一場深度交流。
“你為什么來到中國?”“你們吃飯的時候有什么講究?”“向上青年”們好奇地接連發(fā)問,各位相談甚歡,但當被問到“講究”一詞時,在場許多留學生一頭霧水。
“‘講究’就是特殊的規(guī)矩和禮節(jié)。”來自格魯吉亞的李雅起身向其他留學生解釋道。當被問及何以能掌握“生僻”的詞匯時,李雅表示,她的漢語老師常常告訴她,學中國話不僅要學怎么“說”,更要去了解背后的歷史文化,了解了中國人的習慣和想法,很多詞匯的意思和用法就能無師自通了。
“我來中國就是為了學好漢語,讓許多格魯吉亞人了解中國。”李雅說。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現(xiàn)場,來自喀麥隆的留學生柯愛玫滿懷激情地為各位背誦了一段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讓在場青年深感震撼。
“我來中國是為了學習工業(yè)技術(shù),未來回去建設我的國家。”柯愛玫表示,“我了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這幾百年來的故事,中國人很了不起,很友好,對我們就像兄弟一樣。”
問答盡興后,留學生們開始“上才藝”。來自印度的楊若昕表演了一段印度舞曲,來自塔吉克斯坦的羅佳佳演唱了一首粵語歌曲《喜歡你》。在吉布提留學生歌樂的提議下,在場的中國青年與留學生們合唱了一首華語經(jīng)典歌曲《朋友》。
“當各位一起說著中國話,唱著中文歌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jīng)在各位心中留下了種子。”“向上青年”陳俊超表示,“參加這樣的活動,讓‘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這句歌詞有了具象的體現(xiàn),相信在未來,不論是磐安‘向上青年’,還是在華留學生,我們都會銘記此刻的感動,用青年人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