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不少**踏青賞花的市民在公園里支起天幕,沉浸式親近自然、放松身心。不過,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天幕下暗藏不少安全隱患。“八爪魚”似的風繩,露頭的地釘,一不小心就成了傷人利器,還有一些游客違規(guī)使用卡式爐,存在安全風險。
在海淀公園,支搭帳篷的游客正在往草地里打地釘。
“隱形”風繩孩子易絆倒
“喲,小朋友你沒事吧?”市民小高和朋友們正在搭起的天幕里吃水果聊天,兩個小孩子追趕中跑得太急,沒注意腳下,被天幕風繩絆倒。所幸摔倒的小朋友沒什么事,爬起來又繼續(xù)玩耍了。“這個灰色繩子確實不夠醒目。”小高有些后怕。
周末的大運河森林公園里,踏青的游人不少。園內(nèi)共有兩處露營區(qū),在位于東6門附近的帳篷區(qū)里,各種顏色、各類款式的帳篷、天幕密密麻麻,有的游客在其中小憩,有的圍坐在桌子前聊天,還有不少小朋友嬉笑著穿梭于這些帳篷、天幕之間。
記者注意到,為了固定牢靠,每張?zhí)炷凰闹苤辽傩枰?根風繩,有的甚至要拉8根、10根,每根風繩又分別延展出兩三米的距離,延伸出去仿佛“八爪魚”一般。“天幕的風繩又細又長,顏色也不太醒目,公園里孩子們跑來跑去,很容易絆倒和勒到脖子,安全隱患太大了。”一位市民向記者表示,“有時甚至大人不注意都發(fā)現(xiàn)不了。”
一家經(jīng)營性露營地的負責人劉暢介紹,支天幕是有安全技巧的,比如天幕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隔,風繩上邊也應插一些小旗子或掛串燈、彩帶加以警示。而記者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公園里天幕風繩上都沒有采取這類警示措施。
露頭地釘游人難發(fā)現(xiàn)
除了細長的風繩,用來固定帳篷、天幕的地釘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樣不容忽視。
在海淀公園里,3處帳篷區(qū)旁雖都立著“游客須知”提示牌,其中寫明不得使用帶有風繩和需要地釘固定的天幕、帳篷等。但記者發(fā)現(xiàn),仍有一些市民帶著錘子,使勁往草地里釘?shù)蒯敚脕砉潭L繩。
這些天幕大多使用10厘米左右的地釘,記者看到,有一頂天幕的兩個地釘并未完全打入地下,露出長長一截在草地上,但和周邊景物融為一體后,過往的游客很難發(fā)現(xiàn),稍不留意,就可能會被絆倒。
一些游客偷用卡式爐
**露營時,不少游客為了吃上熱乎乎的食物,會帶上卡式爐等炊具。
站在朝陽公園歐陸風韻橋上往遠處看,河邊立起的一頂頂帳篷、天幕十分壯觀。走近一看,有的市民在搭起的天幕中擺放好便攜桌,點起卡式爐,有的放上鐵盤烤肉吃,有的煮起小火鍋。
公園明令禁止使用明火,能否使用卡式爐呢?記者致電公園詢問得知,公園明確禁用卡式爐。“卡式爐和炭火一樣,肯定是禁止帶入使用的。我們會加強巡邏,碰到這種情況會勸阻的。”工作人員回復。
卡式爐又名便攜式丁烷氣爐,是以罐裝丁烷氣為主要燃料的非固定式烹飪用具,由于便攜輕巧,如今成為很多人戶外餐飲的熱門選擇。近年來,全國已發(fā)生多起卡式爐氣罐爆燃事件,其中不少系用戶使用不當造成。
“卡式爐也是露營給帶火的,但很多新手不清楚注意事項,有的在購買時就埋下了隱患。”戶外資深玩家小潘說。
記者手記
現(xiàn)行指引約束力不足
公園還應主動作為
記者查詢到,2022年7月,市園林綠化局印發(fā)《北京市公園綠色帳篷區(qū)管理指引(試行)》,其中明確,推薦使用占地面積小于5平方米、不高于1.5米的中小型家用快速帳篷,不得使用帶有風繩和需要地釘固定的天幕、帳篷等;帳篷之間的距離不小于5米。公園綠色帳篷區(qū)禁止燒烤、烹飪等任何形式用火行為,按照規(guī)范放置消防器材。《北京市帳篷露營文明公約》也明確:“搭設帳篷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老人、兒童安全。”
“現(xiàn)有的規(guī)定僅僅是管理指引,強制性不高,我們落實起來也難。”一位公園管理人員直言。
對此,有游客向記者表示,公園既然提供了場地,還是應主動作為,盡到安全提醒和服務管理的義務。經(jīng)常到公園游玩的趙先生建議,公園可設置一些警示牌,更為醒目地向游客傳達禁止事項;在天幕、帳篷區(qū)可設置安全說明牌,告訴游客如何更安全地搭建,并配備一些彩色飄帶,用來警示路人。
(北京日報 記者 任珊)
社會,社會沖突,官民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