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抗議活動越來越頻繁!藍營議員:有點像陳菊最后兩年,陳其邁應直面民意

民進黨高雄市長陳其邁任期還有兩年多,近期延攬蘇系人馬李懷仁出任副市長,動作引外界關注。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認為,陳其邁在人事布局背后政治意涵是往上發展,但市政處理上手段卻是硬拆彈,現在高雄氛圍很像當時前市長陳菊的最后兩年,民眾會逐漸按耐不住不滿情緒,陳情活動會越來越頻繁,專斷獨行只會引起民眾失望及扣分。

據中評社報道,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近3百位居民9日至高雄市議會陳情,強調大林蒲遷村計劃草案內容不符民眾期待,認為遷村條件比桃園航空城及紅毛港遷村還差,提出“修正大林蒲遷村安置計劃草案”“召開聽證會”“提高遷村補償” 等訴求,希望陳其邁實踐“無負債遷村”的承諾,陳麗娜也到場聲援。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僅回應,將持續跟民眾溝通,并搜集不同意見,讓遷村辦得更周延。

陳麗娜認為,表面上是說要打拼市政,借重專長來協助高雄推廣數字發展,但其實高雄市民對于“智慧城市”改變感受有限,能否有一番作為,有待后續觀察,但背后政治意義,當然是要向上發展,畢竟兩年后即將屆滿卸任,陳其邁已擔任過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一職,之后有機會再往更高的位置發展,從人事可見端倪。

陳麗娜指出,她長期觀察民進黨執政下的高雄市政府,過去遇到民眾陳情,不管是前市長謝長廷、前市長陳菊和現任市長陳其邁,要出來接陳情書的幾率是微乎其微。但這次陳情事件,最后居然只派一位市府副秘書長來接陳情書,連副市長的層級都不到,這一點實在是太讓民眾失望及扣分。

以小港、前鎮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南區焚化爐重建”和“大林蒲遷村”為例,陳麗娜指出,陳其邁“拆彈”的方式如出一轍,手段都是前一晚發布新聞稿來突襲,事前平衡媒體聲量,避免隔天新聞議題發酵,再抓住靠向市府的里長、民間團體,讓兩邊各自陳述意見,事后仍是自顧自的繼續做美化市政的媒體宣傳。

“有沒有感覺陳情活動越來越頻繁?”陳麗娜指出,目前高雄氛圍很像陳菊最后兩年期間,民眾會漸漸按捺不住不滿的情緒,各項市政也會一一拿出來做檢視,到時候就會受到民意的反撲。她建議,還是要直接面對民意,否則很難說服民眾,專斷獨行會引起市民反彈,沒有累積民意基礎,向上發展如何眾望所歸?

海峽導報記者 張媛 薛洋 整理報道

國內,時政,港澳臺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