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日前被媒體封為“魔法部吵架王”,在島內(nèi)引發(fā)議論。對此,中國國民黨民代葉元之表示,吳釗燮被封“魔法部吵架王”,在那邊“林北林北”(閩南語,老子)叫不停,直呼“外長”是變成痞子了嗎,更酸吳釗燮的魔法是“把‘邦交國’一個一個變不見!”
針對吳釗燮在Threads貼出的“魔法部吵架王”貼文,葉元之在臉書表示,吳釗燮得到“魔法部吵架王”封號,洋洋得意的PO上社交媒體,還在那邊“林北林北”叫不停,“外長”應該是最懂禮儀的謙謙君子,現(xiàn)在我們的“外長”變成一個痞子了嗎?
葉元之說,人家講說臺外事部門是“魔法部”,當然它可以是好的稱呼,也可以是壞的稱呼,“如果你今天施展魔法,變出很多‘邦交國’,那很棒,結(jié)果你的魔法是‘把‘邦交國’一個一個變不見,然后你還在那邊得意人家叫你‘魔法部’,不覺得被打臉嗎、不覺得被酸嗎?”
葉元之感嘆,吳釗燮被峰“吵架王”很得意,他卻覺得相當可悲,一個“外長”最后只有吵架這件事可以拿出來講,難怪吳釗燮在立法機構(gòu)的表現(xiàn)越來越荒腔走板,“沒有專業(yè)只會耍嘴皮子,那民進黨當局以后干脆海選好了,誰最會吵架誰就來當‘部長’”、“這到底是什么‘政府’啊,荒謬到這種地步”。
另據(jù)報道,臺外事部門13日上午赴立法機構(gòu)做報告并接受質(zhì)詢時,國民黨民意代表馬文君稱,“在外交事務上‘林北’的意義是什么?”臺外事部門“政務次長”田中光答詢稱,這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且民間常使用,但自身因為不熟悉閩南語并未用過。馬文君又問,“林北”一般會用在哪里?田中光則稱,語言根據(jù)時間不斷變化,但根據(jù)當時的情境有兄弟的意味。
馬文君則認為,外事人員用字遣詞應拿捏分寸,外事部門負責人的用詞已有嚴重瑕疵。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整理報道
國內(nèi),時政,港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