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物被“小鑒貓”創始人高某造謠“售假”一案宣判,上海市虹口法院判決被告人高某和小鑒貓公司構成商業詆毀,賠償原告(得物)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并在短視頻賬號上連續90天置頂致歉視頻,以消除對得物造成的不良影響。
為博關注 造謠“得物售假”
小鑒貓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在蘇州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高某。旗下的“小鑒貓”App,主要提供商品鑒別服務。隨后,高某注冊短視頻賬號“鑒定師高X”,主要用于宣傳小鑒貓App。高某的賬號顯示年齡“24歲”,介紹里卻稱有“12年鑒定經驗,100w+鑒別歷史”。
通過這樣的“內行”人設,高某陸續發布跟鑒定師相關的視頻。為了獲得更大的關注,高某將造謠的槍口對準了得物。2022年的10月27日傍晚,“鑒定師高X”發布短視頻《超級歪貨圍巾:如果買到正品,可能是你運氣很好》,造謠“某物賣的圍巾多個批次,被小鑒貓App鑒定為假”“某物假一罰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并在視頻中聲稱“中檢的一審和二審這條圍巾的人都是我們 App(小鑒貓) 的工作人員。”
圖說:網友在造謠視頻下評論,質疑高某的專業性 采訪對象提供(下同)
網友在高某的視頻下面留言,并質疑質疑小鑒貓這個新成立的平臺,數據樣本不可能比中檢多。高某則回懟:“不好意思,還真比他們多。中檢要給我發鞋服專家證,我自己不要退給他們”“中檢能和我團隊比準確率?八桿子比不上。”
得物復核、中檢鑒別均為正品
高某這個視頻出來的時候,得物的鑒別師第一時間就關注到了。在得物的鑒別中心,每一件鑒別的商品都有存檔,奢侈品服裝鑒別團隊調出了該商品的所有鑒別記錄,并跟多個版本的正品樣品進行比對,結果是:出庫的商品都沒有問題,高某的視頻是造謠。
讓鑒別團隊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高某又發布新視頻《某物售假后續》,再次詆毀和造謠“得物售假”。“鑒定師高X”還在視頻評論區@得物App、@得物App小助手,并稱:“求你告我,求你法務部起訴我,群眾需要真相。”
為了還原事實真相,得物聯系了高某提及購買該圍巾的相關消費者,并將所有實物送至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進行鑒定,結果均為正品。
造謠者拒絕溝通 得物無奈起訴
得物拿著中檢的鑒別報告嘗試與高某溝通,但高某卻不認可中檢的鑒別結果。而此前的視頻中,高某對自己鑒定結果引以為豪的恰恰是“中檢都是我們(小鑒貓)的人”。
無奈之下,“得物App小助手”在上述視頻的評論中回復:“我們已收到你提供的訂單號復核,該消費者所購商品為真,平臺也已與消費者進行溝通聯系。如你為了商業用途引流而損害得物聲譽,平臺也會鎖定相關證據,移交法務部門進行處理。”
高某回復稱:“求告,告著告著你就會發現你賣的是假貨。”讓關注度再一次升級。
圖說:上海虹口法院一審判決書
隨后,得物將這些線索證據提交至上海市虹口法院,針對小鑒貓和高某的惡意造謠行為提起訴訟,索賠償100萬元。近日,迎來法院的一審判決。高某和小鑒貓隨后放棄了上訴,意味著這也是最終判決。
經法院審理,高某的造謠行為證據確鑿,違法事實明確。法院認為,“鑒定師高X”賬號發布內容為未經證實的信息,該行為已構成商業詆毀。最終,高某及其小鑒貓公司被法院判決賠償得物損失,并連續90天置頂公開道歉的視頻,為得物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除了向法院起訴,得物App向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管局舉報。最終,高某及小鑒貓也因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10萬元。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
社會,社會沖突,官民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