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位已超過警戒線!九大出水口齊開泄洪
“暴力梅”來勢洶洶,大雨、暴雨天氣接連來襲,使得西湖的水位不斷升高,今天(6月23日)上午,就已經超過7.3米警戒水位線。
西湖水滿,九大出水口忙著泄洪。西湖最大出水口之一的圣塘閘,三道閘門全開,水流奔騰而出。橙柿互動記者從杭州西湖水域管理處獲悉,6月23日零時起,西湖已累計向河道排水132.3萬方,截至晚上9:00,西湖水位黃海標高7.37米,仍超出警戒水位。
目前,西湖排水閘門已全部打開,水位整體可控,僅集賢亭、雙投橋等低洼地帶出現湖水溢過橋面的情況。為保障游客生命財產安全,西湖景區已第一時間對相關區域進行臨時封閉管理。接下來,西湖水域管理處將繼續密切關注雨情,加強巡查頻次和值班值守,同時,溫馨提示市民游客,雨天出行,注意安全。
另據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城管保障中心介紹,受接連暴雨影響,目前西湖景區部分道路如北山街、靈隱路曙光路交叉口、玉皇山路南山路口、虎跑路小天竺涵洞、九溪、進龍河鐵路沙場門口等易澇點排水壓力較大。
西湖景區城管保障中心嚴格按照一點一方案,做到人員到崗,設施到位,及時清理溝渠和明溝格柵,雨水篦子枯枝落葉,確保道路暢通,加強道路、橋梁、公廁等,針對樹木倒伏,危舊房,邊坡等隱患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同時重點關注進龍河水位等,加強日常巡查,通知周邊單位落實防范措施。
根據市氣象臺預測,明天隨著降雨量減小,西湖水位將回歸到警戒水位線以下。
新安江水庫加大至3孔泄洪
浙江省水利廳發布2號調度令,從今日21時起,新安江水庫開3孔泄洪閘。
新安江水庫2024年泄洪公告(三)
根據省水利廳防洪調度令(2024年2號),新安江水庫今晚21時將加大至3孔泄洪閘泄洪,泄洪流量、流速將進一步加大。
市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再次提醒,目前新安江水庫上游來水量持續加大,請沿線鄉鎮(街道)嚴陣以待,提前布置,周密防范,確保萬無一失。新安江水庫泄洪期間,為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請廣大市民自覺服從和配合當地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安排,加強自我防范,盡量不要靠近新安江水域活動,禁止釣魚、撈魚,嚴禁進入河道游玩;沿江商戶要密切關注水情水位情況,提前做好準備,如有進水,迅速切斷電源、及時轉移人員;沿江居民要密切關注水位變化,關注指揮部相關公告信息,如有情況及時向社區(村)反映或求助。
以上公告,請相互知照。
建德市人民政府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
2024年6月23日
直擊新安江水庫增開溢洪門
23日14時,接國網華東網調調度令通知,新安江水庫正式提閘開1孔預防性泄洪。不到8個小時,新安江水庫再次增開溢洪門,提閘開啟三孔泄洪,泄洪流量、流速將進一步加大。
記者從浙江省水利廳了解到:6月23日18時至20時,新安江庫區降雨情況:安徽境內面雨量3.9毫米,浙江境內面雨量0.1毫米。新安江水庫水位:自6月23日13時104.32米,開1孔后,至20時,入庫流量99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1520立方米/秒,水位仍持續上漲,庫水位104.59米。
浙江省水利廳發布2號調度令,從今日21時起,新安江水庫開3孔泄洪閘,泄洪流量890立方米/秒,同時維持所有機組滿負荷發電。
晚上的建德是雷陣雨天氣,潮新聞記者已經來到國網新源新安江水力發電廠附近,再次見證三孔泄洪。
晚上8點45分左右,潮新聞記者來到國網新源新安江水力發電廠大壩的壩頂位置,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根據部署,在21時左右,國網新源新安江水力發電廠將進行三孔泄洪。
根據浙江省省水利廳防御處相關負責人解釋,杭州市政府、建德市政府提前部署,新安江及下游沿線有關區縣按照啟動一孔泄洪、三孔泄洪的情形,落實了人員轉移清單、責任人、安置點和交通工具等要點。特別是建德市組織對沿江重點鄉鎮人員轉移清單摸排,細化人員清單2238人,成立泄洪工作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和管控方案。沿江各賓館、景點、公園已落實設施轉移準備,目前已勸返酒店游客452人。建德市228個避災安置場所已全部開放,做好人員安置準備。
而浙江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三孔泄洪研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氣象方面,淳安晚上雨量可能較之前少,但臨安、開化雨量會比較大;在山洪預警上,淳安、開化已經是紅色山洪預警,臨安則是橙色山洪預警;雖然下午新安江水庫開啟了一孔泄洪,但新安江水位仍再緩慢上漲中。
6月18日以來梅雨帶北抬,新安江流域上游浙西北及安徽交界降雨持續集中,新安江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新安江水庫建成于1959年,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庫,總庫容216.26億立方米。本次是新安江水庫建成運行以來第8次開閘泄洪,距2020年新安江水庫九孔泄洪時隔4年。
截至23日18時,建德全市共轉移25艘客舶、1艘垃圾打撈船舶、4艘躉船,173條漁船已全部按規定停至集中停泊點避險,建德港區現有的270艘普通貨船均已轉移到安全航段開航或停泊。全面排查全市在建項目77個,沿江在建項目已全面停工,涉水旅游項目已全部關停,沿江5家賓館(酒店)落實低層物資與設施設備轉移。對新安江主城區外的臨水重點區域設置硬隔離。
建德市沿線各鄉鎮(街道)和防指成員單位按照響應要求全員在崗在位,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組織網格員、志愿者5000余人開展巡查,排查風險隱患,做好人員管控,抽調警力400余人做好沿江管控準備,組織民兵、專業救援隊等9支隊伍在沿江沿線開展巡查,并做好救援準備,同時針對臨水重點區域設置硬隔離200余處。截至23日18時,全市共轉移人員1288人。
山洪紅色預警范圍擴大!
浙江省水利廳、省氣象局6月23日17時09分聯合發布山洪災害預警:
根據省氣象臺未來降雨預報,預計06月23日20時至06月24日20時,淳安縣、開化縣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紅色預警),
臨安區、常山縣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大(橙色預警),
建德市、柯城區、衢江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
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桐廬縣、諸暨市、浦江縣、蘭溪市、義烏市、龍游縣、江山市可能發生山洪災害(藍色預警)。
來源:浙江省水利廳供圖
相較于23日7時49分發布的山洪災害預警,開化的預警從橙色升級到紅色。
苕溪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
浙江省水利廳消息,受梅雨期集中降雨影響,苕溪流域近24小時降雨量63毫米。6月23日16時15分,苕溪流域瓶窯站水位達到5.66米(警戒水位),苕溪發生今年第1場編號洪水。
在杭州,錢塘江入海,東苕溪入太湖,浙江的八大流域中,錢塘江、大運河、苕溪都流經杭州。
今天下午,錢塘江流域新安江水庫,時隔4年再次開閘泄洪,而苕溪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東苕溪西險大塘也開啟了“百米一人”的巡塘模式。
匆匆吃過早晚飯,73歲的余杭瓶窯章月松老人穿上雨披套鞋,帶上手電筒,來到村北面的西險大塘,開始今晚“百米一人”的志愿巡塘工作。
洪水發生后,杭州市余杭區啟動西險大塘、南北湖圍堤“百米一人”巡塘,沿線余杭街道、中泰街道、倉前街道、瓶窯鎮、良渚街道、仁和街道6個鎮街近400名巡塘人員冒雨上塘,開始了24小時的不間斷巡護。
18歲開始巡塘,1963年9月的一場臺風,還是小屁孩的章月松跑去西險大塘邊玩耍,在如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北門外的位置,發現塘邊有個地方呼呼往外冒水。
他趕緊跑回村里報告干部,很快,大家伙就從四面八方趕來余杭抗洪。
在浙江,東苕溪也是除錢塘江流域外,發生洪水最多的流域。每年汛期,杭州西部的山水會匯入東苕溪。為抵御山洪入侵,余杭境內的西險大塘,成為杭城防洪的最后一道屏障。
東苕溪容易發大水,是因為杭州西北部的天目山脈,歷來是浙江的暴雨中心。在這里,苕溪流域分為南、中、北三條干流,南苕溪、中苕溪自臨安而來,北苕溪自徑山而來,這么大的面積,這么多的山水,都要匯流入東苕溪,匯集到余杭瓶窯。
瓶窯上游的集雨面積達到了1440平方公里,上游均有大中型的控制水工程,南苕溪上有青山水庫(大型)、里畈水庫(中型),中苕溪上有水濤莊水庫(中型),北苕溪上有四嶺水庫(中型)對洪水進行攔蓄,但這四座水庫,只能為東苕溪擋住50%集雨面積的洪水。
如果瓶窯這個“堵點”以下,是和錢塘江一樣成喇叭口型,那么上游來再多的水,交通都不會擁堵,而苕溪流域恰恰是相反的倒喇叭口型。
要治堵,就要讓洪水在瓶窯這一段進行疏導,那就是分流,建滯洪區。
瓶窯的北湖滯洪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是在遭遇五年一遇的洪水時啟用的。滯洪區無人居住,多年來,一直是原生態的濕地狀態。
“西險大塘的上一輪加固于本世紀初完成,但堤防結構單薄,依然存在的滲漏、滑坡等風險隱患沒有根除”,杭州市林業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長50多公里的西險大塘達標加固工程正在建設中,工程實施后,西險大塘沿線防洪標準將提高到200年一遇。”
過往汛期,為保障大塘安全而實行的“百米一人”徹夜巡堤的“人海”戰術,也許會隨著工程的投用走入記憶。
綜合自:都市快報、錢江晚報
社會,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