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特寫:7.3公里的“補給線”

  6月22日凌晨,湖南省桃源縣夷望溪鎮竹園村,豆大的雨點從空中落下,形成湍急的水流,沖毀多處進山道路,竹園村五組所在區域成為“孤島”,60多名村民被困其中。

  隨著洪水漸漸退去,當地政府組織挖掘機緊急搶通一條便道,供行人通行。25日中午,一支志愿者隊伍徒步7.3公里進入竹園村五組,為當地受災群眾運送物資。

  山洪過后,道路難行。滾落的碎石、倒伏折斷的楠竹、湍急的溪流……已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河。

  “慢一點,大家都慢一點。”由于道路被山洪沖毀,在一處溪流旁,志愿者隊伍只能貼著山體緩慢前進,道路最窄處不到30厘米。

  6月25日,夷望溪鎮的志愿者隊伍在山間徒步運送物資。新華社記者薛宇舸 攝

  “我是退伍軍人,這種時候就應該沖在最前面。”夷望溪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傅兵華在路邊撿起一根竹竿當作扁擔,一頭掛上一桶食用油,步履不停地向著竹園村五組進發。

  運送物資的隊伍中還有不少居住在當地的村民。

  “早上接到電話,我就發動村民和我一起下山幫助志愿者們搬運物資。”竹園村五組組長唐興國告訴記者,很多村民沒有猶豫,背起自家的竹簍就出發了。

  攜手相助,路途也變得不那么艱難。

  看到村民周必霞背著一袋20斤的大米、手提一桶10斤的食用油走山路有些吃力,同村的羅春華接過這桶油掛在了自己的竹竿上。“女同志辛苦,幫忙分擔一點是應該的。”羅春華告訴記者。

  路上,碰到渡河的橋梁被山洪沖毀,只能蹚水過河。水流湍急,水深過膝,志愿者們手拉著手,相互幫扶。運送物資的隊伍克服不時出現的困難,逐漸抵達竹園村五組。

  6月25日,志愿者們在山間徒步運送物資。新華社記者薛宇舸 攝

  “辛苦了!快來家里坐會喝口水。”看到志愿者把生活物資送到家中,81歲的村民曹臘連握著志愿者的手,不住地道謝。

  14點15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徒步跋涉,志愿者們終于將物資送到了最后一戶村民的家中。

  稍作休息后,志愿者們開始返程,雨點仍不時落下。“回去還得兩個多小時,這點雨不算什么,早點回去還能干點活,讓老百姓的生活趕緊恢復到正常狀態。”竹園村黨支部書記劉盾邊走邊說。

  “感謝你們!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返程途中,不少當地的村民走出家門,站在路邊,揮手目送著志愿者們,久久不愿離去。(記者余春生、薛宇舸)

社會,正能量,救助救援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