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艷的蘑菇才有毒?錯了!常見毒蘑菇圖鑒請收藏

近日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

一戶村民在山上撿拾野生菌時

誤將有毒的鵝膏菌帶回

烹飪食用后致一家4口中毒

被送進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

△圖源:成都商報

據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出具的病危通知書顯示,4人均被診斷為蕈類中毒(白羅傘),出現肝功能損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癥狀。

因病情嚴重,其中1名69歲的患者于25日晚不幸離世。目前,其余3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中,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致死率高達75%!

蘑菇界的“頭號殺手”

據悉,鵝膏菌屬包含大約600個傘菌物種,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知名的最毒菇類。

△幾種有毒的鵝膏菌(圖源:云南疾控)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毒蘑菇界的“頭號殺手”:致命鵝膏。

致命鵝膏,俗稱“白毒傘”,集中出現在2-5月份。其生長在闊葉樹林地上,周身雪白,最大特征是“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靴(菌托)”。

致命鵝膏的致死率高達75%以上,一個成年人食用1至2朵菌蓋就可能造成死亡。幸存的25%病例即使能痊愈,肝腎損害也會持續存在。

在川渝地區

常見的毒蘑菇還有這些

千萬別碰!

△川渝野生毒蘑菇圖鑒(圖源:四川疾控)

鮮艷的蘑菇才有毒?

毒蘑菇的認知誤區!

誤區一:顏色鮮艷的菇才有毒?

僅憑蘑菇的外觀來判斷其安全性,是不可靠的。例如,一身雪白、看似普通的鵝膏菌,實則是致命的“白毒傘”!然而,外表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

△橙蓋鵝膏屬于食用菌(圖源:深圳衛健委)

誤區二:蟲子不吃的才有毒?

事實上,著名的毒菌豹斑毒傘常被蛞蝓(俗稱鼻涕蟲)所食。

誤區三:能使銀器、大蒜變黑的才有毒?

注意!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大蒜等發生反應。

一旦誤食毒蘑菇

用這4種方法自救

立即呼叫救護車:一旦誤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護車。

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吸收。如中毒者出現昏迷,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送醫院:一同食用過同樣蘑菇的人,無論是否發病,都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保留毒蘑菇樣品:食用過的剩余蘑菇,應留存檢驗,以便醫生查明中毒原因。

在此提醒大家

切勿自行采食野生菌

食用野生菌后

一旦出現胃腸道或精神癥狀

請立即就醫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社會,正能量,救助救援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