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時的深中通道(無人機照片)
昨日15時,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
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是國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采用設計時速100公里的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深中通道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作為環珠江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讓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實現了跨海直連。
自此,中山、佛山、珠海、江門攜手進入深圳“一小時經濟圈”,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這三大珠三角都市圈聯結更加密切。一個更開放、更協調、更暢通的國際化灣區正在崛起。
如今,經過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穿梭上島;通過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橫跨伶仃洋,將深圳與中山原先2小時的路程,縮短至半小時實現“牽手”,兩地攜手進入“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深中通道這座世紀跨海超級工程,正成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又一重要紐帶,加速推動區域一體化的進程再提速。
深中通道歷時7年建設,項目團隊研發形成了15項世界首創的核心材料、關鍵技術和大國重器,創造了10項“世界之最”。
自建設以來,深中通道獲得發明專利200余項、行業協會獎項數十項,并屢獲國際贊譽。2024年4月,深中大橋榮獲被稱為橋梁界“諾貝爾獎”的國際橋梁大會“喬治·理查德森獎”,深中隧道榮膺“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
“我們堅持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將創新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鄙钪型ǖ拦芾碇行闹魅?、總工程師宋神友說,深中通道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特別是在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施工領域形成了原創性成果,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建設貢獻了中國方案。
在破解一長串的世界級技術難題之后,“天塹變通途”的超級工程無疑讓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時空距離縮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正在這里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駛入更快“通道”。
(北京青年報綜合新華社)
國內,民生,基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