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1日訊(記者 陳彥兵 通訊員 黃亞芝)“成片的牛蛙養殖場建在這里,那氣味要多難聞就有多難聞。”今年4月,藍山縣楠市鎮元竹村的村民們“談蛙色變”,除了牛蛙養殖場飄出的氣味難聞外,養殖場污水直排的處理方式更受村民們詬病。
4月底,元竹村的牛蛙養殖臭氣熏天、污水直排的問題已得到徹底根治,恢復了昔日的碧水藍天,涼風拂過吹散的是泥土的芬芳。
楠市鎮元竹村牛蛙養殖場問題得以加速解決是藍山縣紀委監委緊盯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問題和“洞庭清波”常態化監督工作,扎實開展專項監督工作的縮影。
自“洞庭清波”常態化監督工作開展以來,藍山縣紀委監委立足紀檢監察職能職責,實行“1+N”聯動監督工作模式,以“問題+監督”兩張清單為抓手,推動“洞庭清波”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持續發力,強力推進全縣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聯動監督緊盯問題“長效改”
“以前出門捂著口鼻,現在出門哼著小曲,家門前沒有了黑臭水心情好多了。”家住藍山縣塔峰鎮蹇家巷的蹇老伯對城區內的黑臭水整治工作連連夸贊,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利民項目做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2019年,藍山縣塔峰鎮二市場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就入錄了湖南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系統。對此,藍山縣紀委監委結合中央、省市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情況,點擊任務清單,采取“室組局”聯動監督模式,以“四不兩直”方式聯合督導,強化城區溝渠河道巡查及日常監管,督促縣生環分局加強污染源排放管控,防止返黑返臭。如今,對該整治項目附近的居民區、醫院、植物園的水體進行檢測后發現水質已符合要求,均不屬于黑臭水體。
“防止城區黑臭水返黑返臭不能只管不控,建立健全水體返黑返臭長效機制是關鍵。”該縣紀委監委“洞庭清波”督察組工作人員介紹,縣紀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堅持對完成整治的黑臭水體點進行每年不少于兩次的水體檢測,鞏固整治成果。截止目前,共開展聯動監督檢查22次,發現問題9個,整改到位問題4個,正在整改問題5個。
清單指引繪好監督“作戰圖”
荊竹瑤族鄉含砷廢渣處置工程問題、生活垃圾填埋場庫區積存滲濾液問題、污水處理廠問題……這是藍山縣紀委監委收到的一份份“問題清單”。
對此,該縣紀委監委照單推進,制定時間表、任務單,細化工作舉措,通過明確責任分工、時間節點、統籌協調,繪好監督“作戰圖”,實行掛賬銷號式管理,問題一個個抓,效果一步步出。
當前,縣城生活污水收集缺口大,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藍山縣通過采取提升城區污水處理基礎建設、整改社區污水直排管道、雨污網管改造等措施,有序推進“治水”工程。該縣紀委監委下發督辦函,第一時間向責任單位點對點交辦,倒排工期,明確整改要求和時限,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把嚴驗收銷號環節。截止今年6月,污水處理廠COD濃度已基本達標。
嚴肅督辦執紀問責“零容忍”
“他們就這樣將原材料露天堆放,公司生產和生活的污水也直接排放在河里,我們周邊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此前,有群眾反映藍山縣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不當行為對居民生活區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省生態環保督察組將此問題交辦至藍山縣紀委監委,該縣紀委監委聞令而動立即成立督查組專題研究部署,對該問題線索深入核查。
“該金屬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是臨縣的一家鑄造廠轉移過來的,他們企圖通過更改公司名稱的方式逃避監管。”督察組深入調查后發現部分企業以此種“投機”方式為自己“打掩護”。
該縣紀委監委將此類“治企”問題列入重點督辦清單,抓實問題整改銷號、落實通報曝光制度機制,日常監督、暗訪調查、跟蹤督辦多向發力。截止目前,督辦中央、省市生態環保督察組交辦問題43個,調查核實43個,辦結40個,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
“‘洞庭清波’常態化監督行動是守護湘江源頭清與美的必選動作,我們將全面起底問題線索,堅持查督改建一體推進,打好藍山、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擦亮湘江源頭‘生態名片’。”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