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動的民主思政課丨人大代表“逢六擺攤聽民聲” 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民主

編者按: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河南省人大融媒體策劃推出“一堂生動的民主思政課”專題報道,邀請大學生走進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之家、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范點等地,沉浸式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

“老街路燈不亮,希望盡早解決。”

“響河步道木橋和木欄桿損毀,能不能安排人修繕?”

“馬牧集老街健身器材需維修。”

……

“胡代表,俺帶著居委會的情況反映表來啦。”說著,常阿姨把隨身帶著的滿滿一頁紙的情況說明遞給人大代表胡津玲。

在商丘市虞城縣城關鎮馬牧集老街街頭,有許多像常阿姨一樣的居民來到“攤位”前,不是購買商品,只是來這里找人大代表反映問題。

“我們城關鎮屬于老城區,矛盾焦點也相對比較多的一個區域,從2020年的時候開始想出來‘逢六擺攤’這樣一個活動,每月的6號、16號、26號晚上的七點到八點,省市縣鄉各級人大代表,就在這個地方當街擺攤,聽取民聲民意,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虞城縣人大代表、城關鎮黨委書記彭麗介紹道。“今天邀請在校大學生來來體驗代表接待選民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

“逢六擺攤”代表接待選民現場

“群眾來到這兒來反映問題,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根據反映事項的內容,轉交有關部門處理,處理的過程人大代表進行監督,事項處理的結果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人大代表胡津玲解釋道。

“代表的任期是多久?”“接待選民的流程是什么?”“大家反映的問題都能夠解決嗎?”

交流環節,大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向在座的代表提問。

代表們通過自己的履職故事做出了深入淺出的生動回答。

商丘工學院在校大學生谷明寬感受頗深,“人大代表們走進街頭小巷,群眾的‘小訴求’得到‘快回應’,把‘小建議’轉為“大民生’。這堂生動的思政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以及民主的溫度。”

“來到虞城縣城關鎮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現場,人大代表們與人民群眾親切交流,了解人民群眾的困難,從日常小問題深入人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將人大代表來于群眾做到了深刻的詮釋。”大學生鄭雨婷表示。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在大學生李昊彤看來,這次活動讓她對人大代表的職責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她表示,會將所學所感運用到校園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去。

據了解,2024年以來城關鎮“逢六擺攤”活動共舉辦17次 ,有120多名代表參加擺攤,接待選民1100多人,現場解決問題240多件,收集問題190多條,“‘逢六擺攤’活動化解了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題,人大代表通過收集民意、辦理實事,真正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虞城縣人大常委會選工委負責人聶曉敏表示。

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時耐心、用心、細心,與群眾在話家常中解決民生問題,這堂生動的思政課給大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邀請大學生走進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之家、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范點等地,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大學生的制度自信,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省人大相關負責人說。(河南省人大融媒體中心 王紫儀)

國內,時政,政務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