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中軸線上的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筑群,內有殿宇宮室8728間,收藏歷史藝術珍寶186萬多件。
今天是第33個全國消防日。在這里,如何確保消防安全呢?
在故宮消防站的應急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故宮新組建的數字化滅火救援指揮系統將安防、技防、消防進行了全面整合。
這套系統全面使用了3D技術,將故宮城墻內8728個房間建筑內部的空間信息以及行車路徑的信息全面進行了數字化的還原。
這樣做是為了給消防車以指引。故宮在任何地點出現火災后,這套系統可以快速精準地給消防車劃定一條路線,包括最佳停車的位置。
北京消防故宮特勤站的指導員張肖告訴記者,針對像太和殿這種單體建筑高的古建筑,他們有專門的消防措施。在確保古建筑安全和不破壞建筑特征的前提下,故宮博物院幾乎所有建筑內都安裝了火災預報警裝置,同時在原有74座市政消火栓布局基礎上又增設了94座高壓消火栓。
此外,消防部門還將故宮每個房間的建筑結構、文物存放現狀、展覽設立的情況等逐一制定滅火救援預案。
在救援裝備方面,考慮到古建筑承壓脆弱的特點,高壓細水霧等特種器材也被廣泛裝備。它通過大量的水霧起到覆蓋和隔離的作用。對于木質火災,包括故宮這種大型建筑,用細水霧滅火比直流水效能要更高一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夜間故宮所有的宮門均處于關閉狀態。一旦夜間出現火情,消防系統在生成行車路線指引的同時,保衛部門能及時開啟行車路線上對應的宮門,確保車輛通行暢通。
北京消防故宮特勤站指導員 張肖:在故宮這套數字化滅火救援指揮系統內,我們結合故宮的實際,設置了55處消防最不利點,像慈寧宮,我們細化了126套滅火救援預案,規劃了138條不同的進宮路線,3分鐘可以抵達故宮的任意角落。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