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0日落下帷幕,6天來近千場對接會,參展企業反饋“來進博會收獲滿滿”,中國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進博會外資持續看好中國
進博會是中國展現對外開放決心的重要窗口,今年參展國家和企業數量均超過往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量也創新高。超大規模市場、豐富的場景需求、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這些因素成為外資外企堅定看好中國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搬不走的優勢”。在多國貿易關系緊張的背景下,進博會這個對外開放的“窗口”意義更加重大。
《韓國先驅報》:新產品新技術 與世界攜手共進
第七屆進博會上,從“小而美”到“高精尖”,衣食住行各類好物集中亮相。透過這些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新風尚,未來生活新趨勢清晰可見。進博會有力推動了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作為加速創新落地的引力場,本屆進博會的“新元素”在各類前沿展品中高頻出現。新技術不僅助力高精尖產業發展,也讓各類產品更具生活溫度。
埃及《金字塔報》: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進博會特別關注不發達國家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其提供更多機會。本屆進博會特別設立非洲產品專區,展示來自非洲的特色產品,這些舉措不僅幫助非洲企業更好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促進其實現經濟多元化與可持續發展。連續七年,中國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博會為全球企業搭建“買全球、賣全球”的重要平臺。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 :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
文章稱,本屆進博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帶來豐富的文化展示,進博會不僅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更是推動全球經濟復興和增長的重要平臺。在進博會,隨時隨地可以感受到外資外企對于中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韌性、潛力的認可。中國主動張開雙臂,為世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