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數據局近日聯合印發《新材料大數據中心總體建設方案》,提出到2035年,新材料大數據中心體系全面建成并穩定運行。
工信部官方網站30日發布該建設方案:到2027年,搭建形成“1+N”(1個中心主平臺、N個數據資源節點)的新材料大數據中心架構體系,形成30個以上數據資源節點、30項以上材料大數據算法軟件和工具、20種以上典型關鍵材料和產品的數據賦能應用示范;到2035年,新材料大數據中心體系全面建成并穩定運行,數據規模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工信部表示,近年來,中國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布局建設了一批材料數據平臺,積累了大量的材料科學、技術、生產、應用等數據,但數據作為新要素流轉共享不通暢、開發利用不深入、潛值釋放不充分等問題突出,材料數據“孤島化”現象嚴重,難以充分發揮數據基礎資源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作用,亟須提高數據服務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能力。
建設方案明確了新材料大數據中心定位為促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型研發基礎設施;明確了新材料大數據中心的建設任務:一是搭建新材料大數據中心架構體系,二是建立數據流通應用技術體系,三是優化新材料大數據技術應用生態。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