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香港動植物公園從本月13日至今,累計有10只猴子死亡,如今原因終于找到了。
據香港《星島日報》10月19日報道,香港動植物公園早前有9只猴子死亡,包括3只極瀕危的棉頂狨猴。香港特區政府18日公布初步檢測結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經相關部門進行各種解剖、病理學診斷和化驗,發現有關猴子的器官組織有大量類鼻疽伯克氏菌,排除其他致死原因如食物中毒或其他病毒,確定猴子死于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的敗血病。楊潤雄說,園區內農舍附近的花床底曾于10月初進行翻土工程,而類鼻疽伯克氏病菌在靈長類動物的潛伏期約10天,與工程時間吻合,因此推斷9只猴子死亡有可能與附近翻土工程有關。當局已經化驗相關泥土樣本,初步結果呈陰性。
事故發生后,香港動植物園工作人員穿上防護服喂猴。(圖源:香港01網)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這次事件是發生在單一園區的動物傳染病事件,暫時認為對市民的影響很低,市民無需過分擔心。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稱,類鼻疽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暴雨或臺風后濕潤的泥土,或是泥土風干后被風吹起,吸入后致病,其致病性不高,年輕人及抵抗力強的人群感染風險較低,高風險群組為老人、長期病患等。他說,市民在接觸泥土時可以通過佩戴手套、穿雨靴、戴外科口罩、勤洗手等方式隔絕病源,以降低感染風險。翻查資料可知,類鼻疽2022年曾在香港發生小型暴發,共錄得46宗類鼻疽個案。今年共錄得19宗個案。
19日,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透露,香港動植物公園一只接受隔離觀察的松鼠猴當天死亡,漁農自然護理署會進行動物尸體解剖化驗,以確定其死因是否與早前死亡的其他猴子相同,并將繼續關閉動植物園內的哺乳類動物區,以密切監察園內動物健康情況。楊潤雄20日表示,園內其余70多只動物暫未見異常,當局會小心照顧仍在隔離的動物。他說,動物隔離或因不適接受醫療程序屬于正常情況,這次事件一天內有8只猴子死亡,情況特殊,因此特別向公眾公布,其后再有猴子死亡,當局也會第一時間公布。(葉藍)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