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李棟
豐收季節,沃野金黃。眼下,秋糧收購進程正在加快,截至目前,主產區累計收購秋糧超2000萬噸。部分主產區秋收工作基本結束,豐收在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有了響亮的答案。
夏糧首戰告捷,我們端牢"中國飯碗"底氣十足。2024年夏糧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單產有所增加,夏糧產量2996億斤,比上年增加72.5億斤,增長2.5%。夏糧是今年收獲的第一季糧食,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看,穩面積、提單產是今年夏糧增產的關鍵因素。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各地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各部門有效應對去冬今春雨雪寒潮、春季病蟲害、夏季干熱風、洪澇干旱等不利因素影響,環環相扣抓緊糧食生產,打贏了夏糧豐收這場硬仗。
秋糧豐收在望,我們面對風險挑戰底氣十足。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
看人均,2023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93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看庫存,糧食庫存遠高于17%—18%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小麥、稻谷庫存量能滿足全國人民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國內糧食市場始終保持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的良好態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糧食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7億噸,較10年前增長36%;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2億噸;氣調儲糧倉容5500萬噸;國有糧庫糧食儲藏周期內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
今年以來,各地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落實財政資金340多億元,帶動社會投資430多億元,在提高糧食產業鏈韌性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羅守全預計,今年秋糧旺季收購量在2億噸左右,與上年總體持平。有關部門正針對不同品種市場供求形勢精準施策,做好糧食收儲調控工作,引導各類企業積極入市收購,全力保障農民售糧順暢、糧食市場運行平穩。
種業振興,我們面對未來農業底氣十足。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三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總體安排,全面啟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凈化五大行動。
近年來,我國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上半年,我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3.9萬份、畜禽和水產遺傳材料119萬份,加上原有資源,我國農業種質資源保存總量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是種業振興行動階段性任務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聚焦"五年見成效"的目標任務,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種業振興五大行動,確保到2025年再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促進種業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初步形成,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