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紅軍8.6萬余人從江西于都出發,開啟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新時代,應如何走好長征路?點擊視頻↓↓↓
今天,先從一盞馬燈說起。在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陳列著一盞馬燈,它的故事與一位可敬的母親有關。1934年,于都縣銀坑鎮窖前村的鐘招子讓八個兒子都參加了紅軍。分別后,她在老屋門前點起一盞馬燈,等待兒子打勝仗歸來,鐘招子相信:“有燈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可是,她始終沒有等到兒子回家。后來,其后人把這盞馬燈捐贈給了紀念館。
90年前的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紅軍8.6萬余人從于都出發,開啟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而于都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多達1.1萬余人。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于都,動情地說:“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愿意幫著紅軍、跟著紅軍呢?因為他們堅信:只有跟著共產黨,才能過上好日子。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信念如燈,可以照亮前行的路。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長征中能活下來的有多少人?紅軍戰士靠的是什么?圖的是什么呢?他們靠的就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激勵和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把藍圖變為現實,是一場新的長征。握緊接力棒,走好新時代長征路,這是我們的責任。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