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市場出現縮量窄幅震蕩態勢。工商銀行等大市值銀行股再度上漲,推動上證綜指一度翻紅,但臨收盤時拋盤集中出現,導致上證綜指有所回落。整體來看,市場仍保持相對強硬的態勢。
周五盤面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量化資金開始局部活躍,尤其在大消費主線方面,前期強勢積累了較多獲利籌碼,觸發了量化資金的賣出指令,休閑食品等大消費主線持續承壓,導致早盤股指受挫回落。二是實力機構資金繼續買入大市值銀行股,龍頭品種創出歷史新高,而城商行和農商行表現疲軟,顯示目前機構資金主要目的是維持市場穩定運行,而非長線建倉。
這表明在目前時間節點和主要股指區域,實力機構資金有強烈意愿維持市場穩定。因此,沒有資金愿意或敢于與其實力作對。即便量化資金也只是在短線漲幅較大的熱門品種中進行套利和平倉操作。這使得A股換手率持續降低,盡管上證綜指表現出較強韌性,但成交金額持續萎縮,周五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僅為91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848億元,為去年9.24行情以來的地量水平。
周五盤中還出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各路機構資金對關稅增量信息表現出脫敏態度。貿易談判相關增量信息在市場上廣泛流傳,但并未引起富時A50指數和上證綜指的顯著反應。這說明目前A股存量資金關注焦點已不再是貿易談判邏輯,而是未來內需增量信息,特別是房地產產業鏈個股的持續活躍,反映出市場對內需產業措施的關注。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有進一步積極變化,包括降準、降息;房地產政策也可能推陳出新,例如部分城市更新的積極信息,這些都可能改善市場參與者對未來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
短期內,A股市場可能會延續目前有韌性無彈性的走勢。由于實力機構資金的護盤態度,市場參與者不敢輕易賣出籌碼,下跌空間不大。然而,新的催化劑雖然可見度高且已在市場上有所反應,但未兌現,場外增量資金尚不愿意大舉建倉,因此A股的量能難以有效放大,維持著目前縮量窄幅震蕩的格局。在操作上,建議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