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指出,盡管我國已構建起相對全面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食品供應鏈監管漏洞、食品安全標準不統一、監管力量與技術支撐不足以及食品行業誠信體系不夠完善。因此,加快構建全面的國家食品安全體系迫在眉睫。
吳志明建議強化農產品源頭管理,基于三普數據建立土壤污染數據庫,并科學制定土壤修復與預警機制;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體系,開展農業品種優化和農產品品質提升研究。他還提出應完善食品供應鏈監管體系,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構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體系;加強對小型食品加工企業和小作坊、城鄉接合部、外賣工場等場所的監管,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加強食品質量檢測。
此外,吳志明建議整合現有食品安全標準,成立專業協調機構,構建統一、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針對新興食品、預制菜等領域加快標準制定,填補空白,并建立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他還強調要加大監管力量和技術支撐,優化基層檢測機構與第三方檢測協同、專家智庫參與食品科學監管機制,提升專業監管能力;增加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和現場隨機抽檢設備投入,建設監管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聯合執法機制。
最后,吳志明提議構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立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對企業生產經營行為進行信用評級,評級結果與市場準入、監管頻次掛鉤;加大食品安全違法處罰力度,鼓勵消費者參與監督,形成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