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智庫:美俄舉行談判障礙重重 前景黯淡疑慮多

美國政府更迭引發了關于美俄就烏克蘭沖突進行談判的猜測。然而,一系列負面因素破壞了對話的前提條件,使得談判的成功和可能達成協議的可持續性都令人懷疑。

對于美國來說,開始與俄羅斯接觸可能需要幾個前提條件。其中包括對烏克蘭前線出現危機、烏方進一步喪失領土且俄方可能取得軍事成功的預期,以及資金有限性和特朗普的政治野心。此外,還有對沖突過度升級導致美國在競爭中被削弱的擔憂,以及朝鮮和伊朗等反美國家在俄羅斯支持下變得更強大的問題。經濟制裁等對俄施壓手段的作用也受到限制。

俄羅斯方面啟動談判的前提條件則不太明確。盡管國防開支巨大且經濟緊張,俄羅斯仍擁有在不過度動員的情況下開展軍事行動的能力。雖然聲稱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這未必代表它準備作出讓步。

兩國開出的價碼之間可能存在巨大差距,這在初始階段會讓雙方的靠攏顯得非常可疑。此外,還存在其他阻礙因素。雙方幾乎完全缺乏彼此信任,明斯克協議未能得到執行加深了這種不信任感。烏克蘭獲得喘息之機后重新部署部隊并進行訓練和武裝,爆發新一輪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很高。雙方可能會通過軍事和非軍事手段強化談判立場,但這些手段反而會削弱達成協議的前景。

談判中的個別“籌碼”也可能毫無意義。例如,美國可能同意不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但由于烏克蘭與西方的軍事技術和政治合作水平已經很高,加入北約已無必要。取消對俄制裁也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因為美國取消制裁的過程極其緩慢,并且常常設置新條件或恢復舊制裁。

烏克蘭危機的根本問題在于歐洲安全的基本問題尚未解決。特朗普雖表示愿意結束烏克蘭沖突,但未必希望在安全領域與俄方達成更廣泛的協議。即使俄烏雙方達成協議,也只是臨時的喘息機會,無法系統地解決導致危機的矛盾。烏克蘭境內的停火能否實現及持續多久,仍是未知數。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