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大學生心臟驟停1小時獲救 生死時速接力救援

18歲的阿軒在廈門上大學,一次突然的昏迷讓他遭遇了生死劫。2024年12月23日中午,正在安徽的阿軒媽媽接到兒子老師的電話,得知阿軒昏倒需要送醫院搶救。這個消息讓她心急如焚,她立刻趕往廈門。當天阿軒上完課后與同學返回宿舍時突然陷入昏迷,同學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在調度員指導下對阿軒進行心肺復蘇。120趕到現場接力搶救,將阿軒緊急送往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部賴麗仁副主任醫師組織團隊實施了一系列緊急措施,經食道超聲探頭實時觀察胸外按壓和心臟變化,為阿軒的心臟復跳創造了條件。超聲監測顯示,阿軒患有嚴重的肥厚型心肌病,室間隔厚度達到驚人的4.2厘米(正常為0.8-1厘米)。這意味著阿軒的心肌比正常人要厚得多,導致左心室到主動脈的空間狹窄,血液流動受阻,容易出現心臟驟停。

阿軒心臟“罷工”讓阿軒媽媽焦急萬分。在高鐵站里,她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情況。急診部、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都在全力搶救。阿軒神志昏迷,雙側瞳孔散大,頸動脈搏動消失,心電監護提示頑固性室速室顫,血氣分析顯示嚴重酸中毒。面對這些數據,醫生們感到生機渺茫。

但面對年輕的生命,醫生們決定再試一把,啟動ECMO(體外膜肺氧合),暫時替代心臟和肺的功能。盡管有腦損傷風險,阿軒媽媽堅持要救孩子。重癥醫學科ECMO團隊迅速完成VA-ECMO的建立,成功啟動,為阿軒的主要臟器提供血液灌注。當晚23:00,阿軒的心跳恢復了,這讓阿軒媽媽稍微安心了一些。

接下來幾天,阿軒媽媽日夜守在重癥醫學科門口。第四天,阿軒再次出現頑固性室速室顫,血壓驟降。經歷多次除顫和復蘇,“風暴”終于過去。醫生們反復評估是否進行心臟移植或植入除顫器。最終,阿軒媽媽決定選擇心臟移植作為未來的選擇。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