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發布新一期《饑餓熱點地區嚴重糧食不安全預警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的6個月里,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可能持續惡化。
報告指出,總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被列為“饑餓熱點”,在未來6個月內,由于沖突、經濟不穩定和氣候沖擊等多重因素,這些地區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預計將進一步惡化。巴勒斯坦、蘇丹、南蘇丹、海地和馬里的人口正面臨或即將面臨饑餓。如果不立即采取人道主義行動并共同努力克服嚴重的準入限制并解決持續的沖突,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當地的饑荒。
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呼吁在沖突地區恢復和平。他表示,和平是糧食安全的先決條件,獲得有營養的食物不僅是基本需求,更是基本人權。
糧食計劃署執行干事辛迪·麥凱恩表示,世界各地沖突不斷升級,經濟不穩定加劇,氣候災害成為新常態。只有更有效的政治和財政支持,才能讓人道主義行動繼續有效地為解決饑餓問題提供長期援助。
此外,報告預計拉尼娜現象將從2024年11月到2025年3月影響全球氣候。盡管一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可能因氣候有所改善,但拉尼娜現象可能會在尼日利亞和南蘇丹等國家引發毀滅性的洪水,同時可能導致索馬里、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出現干旱。這些極端天氣事件威脅著本已脆弱的糧食系統,使數百萬人面臨饑餓風險。(央視新聞)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