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墻根舞臺”文藝賦美 讓群眾“轉角遇到文藝”

  “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點要求。浙江省臨海市文化館依托“江南大宋城”的深厚底蘊和深遠影響,堅持文旅融合發展的理念,創新打造“墻根”舞臺,將“文藝賦美”布局到更接地氣、有煙火氣、能引流促消費、增強體驗感的文旅場景中去,讓群眾能“轉角遇到文藝”。

  景區火了 文化場館不溫不火

  身邊的景區火了,文化場館卻不溫不火;景區里游客熙熙攘攘,文化館接待人流不冷不熱;旅游演藝熱熱鬧鬧,文化館活動不聲不響,潑天的“富貴”接不住是每一個毗鄰景區文化館共同的痛點。臨海市文化館坐落于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腹地,毗鄰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江南長城,俯瞰開鑿于北宋的江南園林東湖,是一個典型性景區文化場館。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于2022年7月正式被國家文旅部列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隨著5A景區的落定,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接待人次屢創歷史新高,22年10月位居全省景區第二名,僅次于杭州西湖景區;2023年9月游客人次年度突破千萬,刷新歷史記錄;2024年12月2日迎來該年第兩千萬名游客,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成為當之無愧的流量王。這潑天的“富貴”輪到臨海市文化館該怎么接?后5A時代臨海市文化館如何蹭景區流量的紅利,利用毗鄰景區的優勢位置打造獨屬于文化館的爆款?

  兩年來,臨海市文化館盤出新打法,以“墻根舞臺”文藝賦美項目為主抓手,做足文旅深度融合文章,讓文藝賦美活動變景區流量為文化留量,變城市爆紅為文藝長紅。截至目前,臨海市共打造259個文藝“墻根”舞臺,組建了206支文藝志愿者團隊,共有5846名成員,開展有效演出15635場,真正實現藝術賦能文旅融合、助力全民精神共富。

  “景城共建式”展演空間。從有限的空間內出走,打造沒有圍墻的文化館。不斷挖掘并巧妙利用府城、公園、海濱自然“角落”空間,民宿、書店、咖啡館商業閑置空間,在人流集聚場所“見縫插針”搭建旅游“墻根”舞臺203個,占總舞臺數量70%。 場地覆蓋城墻、門洞、屋頂、湖畔、天井等自然的活動場景,把活動從傳統的場館移植到廣闊的戶外天地。特別結合5A級景區臺州府城的場景和流量優勢,讓開放的景區古街和商業空間成為演出舞臺,熙熙攘攘的游客零距離輕松駐足觀看演出。同時牽手全市各景區景點和商業場所,建立“墻根”舞臺聯席機制,組建業主溝通渠道,形成可供復制的賦美場景和活動形式,帶動全市鋪開,保障“墻根”舞臺品質。

  “自治+扶持”服務模式。面向全社會廣泛招募文藝志愿者與文藝團隊,特別吸引在景區較為活躍的民間藝人、網絡紅人、民間演藝團體和駐場演出團體加入“墻根”舞臺文藝賦美工程。以團長責任制形式實現團隊自治,用短視頻、PPT制作操作指南等形式,從集中培訓團長到團長培訓團員開展以點帶面的多平臺教學培訓,確保每一位團員均能學會打卡操作。制定并**《臨海市墻根舞臺文藝賦美團隊演出定級標準》,科學進行演出補貼,以少量資金撬動整合社會文藝資源,讓“文藝賦美”活動主動走進百姓和游客的視野之間。在各類大型活動中不遺余力地推介文藝賦美團隊演出,提升團隊演出積極性。亞運會、女子健身大賽等大型賽事都有“墻根”舞臺文藝賦美團隊積極的身影,展現了臨海古城積極向上的“她力量”。

  “場景差異化”內容供給。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依據場景在“墻根”舞臺植入不同活動。戲臺、天井、四合院等依托臨海深厚的歷史文脈,將臨海詞調、縮山拳等獨樹一幟的非遺基因融合進“墻根”表演;在天臺、門洞、古街舉辦流行樂隊、流行新民樂、宋韻潮舞等自帶青春氣息的不同藝術形式服務年輕人。“墻根”舞臺厚植“在地藝術”,文藝活動推陳出新,“門洞”演唱會、“屋頂”讀詩會、“城墻”樂團、臨海青年自編自導《異物志水土臨海》戲劇等展現臨海新潮一面。加強演出服務產業三融合理念,演出活動融入閱讀、市集、研學等形式,景區掀起健康、文藝、時尚潮流新風。讓“青春”和“銀發”都有舞臺,讓市民和游客各有看點。

  臨海市文化館在文旅深度融合上狠下功夫一方面不斷挖掘景區適合演出的甕城、門洞、天臺、四合院、草坪、涼亭、屋頂等空間,打造“墻根”舞臺,另一方面創新培育本地藝術家,開展具有地方特征的文藝活動,使得“墻根舞臺”品牌影響日益深遠,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挖掘角落閑置,激發文藝創新動力。常態化推動藝術團隊開展藝術展演活動,適宜、方便的場地不可或缺。不用拆、改、建,臨海選擇了更巧妙的方式,充分利用景區不起眼的“角落”和商圈民宿、書店、咖啡館等頗具藝術感的閑置空間。甕城成了戚繼光舞臺劇劇場,攬勝門兩側的長廊是二胡愛好者的依據地,東湖的涼亭為戲曲表演的好去處,王氏故居寬敞的四合院是戲曲表演的天然舞臺,紫陽古街常見宋韻古裝青年團隊潮舞巡游,城見民宿墻根下的草坪一到晚間變成LIVE HOUSE……目前,臨海市匠心打造二百五十九個“墻根”舞臺,其中百分之七十坐落于景區。真正做到在景區里轉角遇見文藝。

  打磨演出精品,賦能文旅“出圈”傳播。堅持內容和傳播雙腿走路,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加強短視頻的創意策劃,并設置抖+挑戰發酵話題,讓“墻根舞臺”文藝賦美爆款活動迅速出圈收獲自來水。亞運會前夕文藝賦美萬人同跳一支舞活動,全市五千余名文藝賦美志愿者幾乎全員參與。在4A景區靈湖、白沙灣海濱、浙東第一高峰括蒼山等出圈景區,二百多支文藝賦美團隊舞動亞運志愿歌曲《等你來》,活動當天獲新華社轉播短視頻,點擊率達到80多萬次,極大提升了臨海“墻根舞臺”文藝賦美影響力。由省文旅廳和省廣播電視集團主辦、臨海市文化館承辦的“游園驚樂文藝賦美·轉角遇見Z”主題展演活動以穿越到古代園林的沉浸式互動游園觀看宋韻演出形式,展現了臨海文藝賦美團隊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也向全省乃至全國觀眾展現了靈湖景區的景色之美,堪稱“墻根舞臺”文藝賦美演藝活動的精品。

  新媒體手段,實現演出高效運轉。用微信、抖音、航拍等新媒體手段常態化管理兩百多支隊伍,五千多名志愿者,實現高效運轉。以萬人同跳一支舞活動為例:確保所有志愿者都學會《等你來》舞蹈動作。臨海市文化館錄制舞蹈短視頻并且通過三次9個小時的抖音直播詳細教學解答舞蹈難點要點,直播后在微信群驗收教學成果。最終全體志愿者均熟練掌握了該舞蹈,活動當天完美呈現演出盛況。大基數演出參與者的景區現場活動,運用航拍手段拍攝景區千張頂視圖,通過制作演出位置地圖等直觀的手段,節省人力物力,團隊還能精確演出點位,上情下達令行禁止高效運轉。在浙江省第四屆女子健身大賽開幕式直播活動中,通過3隊指揮小組、8個機位和12個無線對講機,在15個點位成功調配362人同跳一支舞,有序高效。

  從坐擁豐厚的“旅游家資”卻接不住“潑天的富貴”,到盤活旅游景區的角落閑置,鏈接場景打法創新后不經意間接住潑天“富貴”,臨海市文化館也從典型性完成了非典型性的進階,從蹭流量的小白到爆款在手的資深玩家,這是文藝賦美的一小步,卻是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大步。(作者:臨海市文化館 陳黎)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