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劉軍:多元多模已成AI產業現實格局

  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夏賓)“AI系統創新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浪潮信息高級副總裁劉軍在會上表示,2024年,AI(人工智能)在內容創作、影視制作、科學探索、具身智能等多個領域取得重點突破,AI在重塑生產和生活方式上開始泛在化并體現出越來越大的價值,顯露出生產力工具的本質。

  “目前來看,多元多模已經成為當下及未來一段時期內AI產業的現實格局,它在帶來更好創新活力的同時,也為AI產業化落地帶來了一些挑戰。”劉軍舉例稱,包括不同類型的芯片技術棧彼此之間兼容性較差,多元芯片到算力的轉化面臨開發周期長、成本高、迭代慢的問題;大模型開發工具鏈膨脹、開發環境的復雜性與日俱增等。

  在劉軍看來,應堅持系統觀,以開源開放促進大模型產業化落地。解決多元多模挑戰,關鍵點在于要優先建好一個可持續的AI底層生態,讓多元算力更通用,系統算效更實用,基礎模型更好用,開發平臺更易用。

  具體而言,就要以應用為導向,以系統為核心,以開源開放、多元多模激發創新活力,以系統創新、全局優化拓展創新路徑,以協同共生、開放共贏的生態加速創新落地,從而實現AI創新與AI應用協同發展。

  他還認為,激發人工智能創新活力,開源開放是核心和源泉。開源開放催生的是創新、活力、共贏的新型產業生態,在AI時代將起到更大的、更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多元算力轉化與效率提升上,開放計算實現了全球化協同創新,極大地降低了產業創新的難度,降低了技術創新試錯成本和適配成本。

  劉軍提到,目前在芯片領域,90%以上的高端芯片廠商都支持了OAI(Open Accelerator Infrastructure)開放加速器規范,國內的OCM(Open Computing Module)開放計算模組規范,也在致力于構建CPU(中央處理器)的統一算力底座,解決CPU生態挑戰問題;而在多模應用創新上,眾多的 AI公司推出了大量的開源框架、模型、工具等,這不僅為AI生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技術支持,也為生態的多樣性和活力注入了新的血液。

  劉軍說,AI的產業化落地本質上是推動人工智能與百行千業的深度融合。“我們堅信,在多元多模的產業格局下,只有堅持開源開放,構建協同共生、開放共贏的生態,才能聚合許多力量參與其中,釋放智能生產力。”(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