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4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總工程師陳學東在EMF2024國際合作交流會上表示,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交匯,以及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中國制造業正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近年來,隨著大模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進程不斷加快。
陳學東表示,在推廣應用上,中國試點示范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生產效率、產品研制周期及產品不良率均得到大幅改善。離散型、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系統制造、大規模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中國在全球燈塔工廠數量占據了近40%的份額,展現了中國制造業在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卓越成就。
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的EMF2024國際合作交流會日前成功舉辦,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國際化”等全球熱門議題,凸顯2024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主題。本次大會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制造業領軍人物、行業機構代表濟濟一堂,共話產業趨勢,共謀產業發展。
EMF2024國際合作交流會邀請了國際商會、世界經濟論壇、上合組織和亞洲國際貿易投資商會、中國美國商會、上海阿根廷總商會等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泰國機械協會等國外行業組織的負責人,芬蘭、意大利、澳大利亞、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駐華使節或機構代表,西門子、博世和安川電機等世界知名跨國公司等十多個國家的30余位外方嘉賓,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總工程師陳學東,來自儀綜所、經管院、機床協會、電工協會、汽車協會、制冷空調協會等中方嘉賓參加交流會,圍繞“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綠色低碳,國際合作互利共贏,公平貿易和投資及ESG(環境、社會與治理)”五大主題,展開廣泛且深入的交流。
會上,五位主講嘉賓分別圍繞相關主題做專題發言。陳學東從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角度,闡述了智能制造的核心價值與實現路徑,從實踐出發,解讀了數字化和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關鍵趨勢;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黎明帶來了關于ESG的深刻見解,ESG不僅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組成部分,更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路徑;中國美國商會前主席、科恩集團資深參事蔡瑞德聚焦世界經濟及全球產業合作現狀,闡述了國際合作在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中的重點作用,呼吁世界各國應加強在公平貿易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經濟衰退、氣候變化等問題,為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各自的力量;上合示范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剛深入剖析了目前全球貿易投資環境,分享了上合組織的成功案例,提出利用數字化工具和政策優勢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策略與建議;澳大利亞邵美珍總領事分享了澳大利亞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成功案例,并表示綠色低碳不僅是全球共同的責任,更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驅動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徐念沙會長表示,本次國際合作交流會旨在為全球機械工業提供國際交流平臺,搭建國際合作的橋梁,與國際友人共商行業發展大計,共同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的機遇和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