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推出一系列活動,為青年電影人成長賦能
【文化中國行】當年輕的電影節遇上年輕的電影人
閱讀提示
生于海南、長于中國、面向全球的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近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青年電影人,作為最富活力、最充滿可能性的群體,他們用鏡頭表達自我,也捕捉著時代的脈搏,描繪著社會的變遷?!昂If象·光映未來”,6歲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與年輕的電影人共同成長。
“那個夏天,我一邊感受著平靜與開心,一邊又心系著遠處家鄉發生的強烈災難,這段經歷對我的成長影響巨大,所以我想把當時那些細碎的片段和回憶拍出來?!鼻嗄陮а萆皆労喌摹堕L假》入選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青椰計劃”八強孵化短片。
日前舉辦的第六屆海南島電影節致力于扶持青年電影人的創作,首次推出“青椰計劃”創投訓練營,以扶持青年導演的短片創作和拍攝。
電影節共收到475份有效項目申報,最終評選出8個入圍項目進行創作孵化。《長假》正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事實上,除了被打上明顯青年標簽的“青椰計劃”外,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這個年輕的電影節和年輕電影人的互動還有很多。
給青年電影人“真金白銀”的支持
發現新人,扶持新秀,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一直秉持的辦節方針,本屆電影節影片征集工作更加注重青年電影人的藝術創作和電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影片創作者年齡以80后、90后作為主力軍,占比67%,而00后導演也開始嶄露頭角,占比14%。
本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電影產業板塊首次推出“青椰計劃”創投訓練營。該活動周期長達半年,涵蓋項目評審、導師工作坊、入選項目拍攝制作、展映活動等環節,為青年創作者提供即時開拍的機會,助力青年電影人的短片夢想堅實落地,為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的新力量蓄能。
在報名者中,95后青年創作者占比超75%,00后青年創作者占比近10%。報名者的學科背景豐富多樣,既涵蓋了導演、電影學、編劇等多類別電影專業領域,也包括法律、物理、心理學等其他多個學科。
“海南拍、拍海南”。不到半年時間,眾多青年創作者就完成了從項目篩選到短片成品的鏈條式實踐。青年電影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深入海南,挖掘海南的豐富資源,用鏡頭捕捉海南的美麗瞬間,用故事講述海南的動人篇章。
“敢直接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讓青年創作者有想法當即就開拍,是本次‘青椰計劃’最大的特點?!弊鳛椤扒嘁媱潯眲撏队柧殸I導師之一,導演、編劇李霄峰認為,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逐步從文本落實到影像,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過程。
“希望以短片為‘敲門磚’,盡可能更直接、有效地給創作者們提供機會和幫助?!闭劶啊扒嘁媱潯眲摿⑺悸?,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業務總統籌邢天宇表示。
既是人才布局,又是責任擔當
“希望能夠搭建許多專門給青年導演的舞臺,不僅僅在創投和短片層面,也涵蓋長片等更全面的領域,給予他們許多獎項和認可,這是對青年導演最大的支持。”知名導演、編劇田羽生為青年電影人呼吁。
電影節期間,在國家電影局的支持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阿里影業集團聯合主辦 “海納圓桌對談”,知名電影出品人、制片人、編劇、導演齊聚現場,就構建支持青年導演成長的良好生態展開探討。會上,阿里大文娛發布“海納國際青年導演發展計劃”。該計劃面向全球尋找具有國際學習及實踐背景的青年導演,開放版權IP、虛擬拍攝技術、項目投資及宣發支持,這是影視行業首個全鏈路護航的發展計劃。
有別于傳統扶持計劃,“海納計劃”特別注重為青年導演提供一線實踐經驗:幫助青年導演在張藝謀、黃建新、江志強3位總導師的指導下,提升創作能力、工業化技術、藝術及商業作品思維;為青年導演提供頭部項目的劇組學習機會,通過跟組學習,將許多學術訓練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舉辦導演黃建新、導演傅東育、制片人壯藏、著名攝影指導吳在皓等大師班學習,對劇本構思、拍攝技法、燈光排布、資源統籌分配等攝制環節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海納計劃”青年導演張裕笛表示:“創作者在講故事時,有時不知道怎么翻譯我們的想法跟觀眾之間的距離,這樣的交流機會特別寶貴,教會我們怎么把內心的創作想法變成一個觀眾都喜歡的故事。”
阿里影業集團總裁李捷現場喊話青年導演:“我們希望‘海納計劃’的青年導演從海外回來后,通過扎實的創作實踐,以東方美學、本土敘事、世界頂尖電影技術,把全新的華語電影帶向世界各地的光影之海?!?/p>
在椰風海韻中生長電影夢想
《長假》的制片人陳琳琳是海南海口人,她興奮地說:“能在家鄉拍攝這部電影,還獲得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青椰計劃的扶持,我感到非常榮幸。而且這里的環境我從小就熟悉,在制片層面給了我很多便利,包括導演的朋友和家人都在拍攝過程中提供了很大的支持?!?/p>
“我的建議讓他們拍起來,你不是不能完美,而是不能一步到位地完美”,在“青椰計劃”青年創作論壇上,廖希擔任制片人的電影《拉姆與嘎貝》曾入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新片展,他結合自身經歷,鼓勵青年電影人放開手腳,抓住創投機會,尤其抓住此次海南創投的機會,先完成,再完美。大量從創投中走出來的青年創作者,視創投為“敲門磚”,過程中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從創作第一部接著第二部作品,漸漸豐滿起了自己的電影夢想。
海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陳際陽表示,眾多青年創作者在海南開啟了電影創作的新征程,眾多已啟動的項目中,有相當數量選擇在海南集錦,充分彰顯海南地域魅力,他們分布在海南多地,包括三亞、海口、文昌、萬寧等多個市縣,從山海風光到市景百態,全方位展現風貌和彰顯海南底蘊。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本次電影節評委法國演員蘇菲·瑪索表示,電影與一個國家的本土文化歷史緊密相連,她期待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青年導演和青年演員出現在國際電影舞臺,同時希望借助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這座“橋梁”,將中法兩國的友誼連接得更加緊密。
陽光、海浪、白沙、椰林,風光旖旎的海南,為青年電影人們提供了無限的靈感和一個一年四季全天候拍攝的場地。海南也正在為電影新人鋪設起跑的“賽道”,為產業輸送新鮮血液,成為人才的“孵化器”,激發創新“源動力” 。(工人日報 記者 賴書聞 蘇墨 通訊員 荊昭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