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齊聚岳陽 探討現代石化科技創新

  岳陽12月15日電 (張雪盈)“低碳化和智能化必然會為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徐春明14日在湖南岳陽指出,面對新形勢,石化行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傳統石化行業轉型升級,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奠定競爭優勢。

院士專家齊聚岳陽,探討現代石化科技創新。 張雪盈 攝

  當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湖南理工學院、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現代石化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在湖南岳陽召開。國內外石化領域的頂尖學者和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石化科技的最新進展、創新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旨在推動石化行業的科技進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的能源結構預計于2060年實現由化石能源占80%轉向非化石能源約80%,這將對傳統煉化產業帶來重大挑戰。”徐春明認為,應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等措施積極應對化工行業領域新的技術挑戰。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教授鄭裕國看來,以材料合成技術為主要手段制備醫藥新材料,是一門新型化、綜合性的醫藥工業,是化工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他說,中國醫藥需求量已達世界第一,但藥物制造過程中面臨資源利用率低、雜質多、三廢排放大的問題,應利用生物制造助推醫藥化工綠色低碳發展。

  “生物制造可以推動化學合成藥、微生物合成藥物、真菌中藥、生物技術藥的發展。”鄭裕國以生物制造在推動化學合成藥舉例,指出生物催化介入有機化學合成能重構和強化藥物合成路線,實現藥物的高效合成,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藥物品質更好。

  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岳陽市石化產業現有規模工業企業288家,煉油催化劑占全國市場的35%、環氧樹脂占國內市場30%。今年1至10月,岳陽市現代石化產業鏈總產值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5.8%。

  談及石化產業的未來發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直言,石化行業目前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爬坡過坎階段,原始創新能力相對薄弱,人才供給矛盾突出,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作用未能完全發揮。

  “行業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位置,攻克許多顛覆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石化強國建設。”李彬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黃和同樣強調了人才與創新的重點性。他認為,高校應加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力度,使其對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積極推進成果產業化,為現代石化科技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