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撿!不能吃!看見要注意!

  當下,進入了我國南方的賞葉季節,比如烏桕樹的樹葉就被秋天“染”成了絢爛的紅色。

  依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烏桕的得名就源于“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相比于“紅葉”,烏桕的“白實”美得毫不遜色。但成就中國畫韻骨的“紅葉白實”里的“白實”并不是烏桕的果實,而是烏桕的種子。

  掛在烏桕枝頭的種子圓潤飽滿、小巧潔白,猶如一粒粒爆米花,所以烏桕又有個好聽的名字“米花樹”。

  米花好看,請問能吃嗎?

  這些“米花”人不能食,但是給了越冬的鳥類足夠的口糧,在城市中是黃雀、珠頸斑鳩、烏鶇、鵲鴝等許多雀形目和鴿形目鳥類賴以越冬的重點食源。

  烏桕種子種皮內部提取出的油脂叫做“梓油”。“梓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是理想的生物柴油材料,油紙、油墨和江南雨巷里姑娘撐起的油紙傘,都是靠著“梓油”制作出來的。

  此外,烏桕也是良好的木材、具有多種功效的藥材和黑色染料。

  最后,再次提醒,建議不要撿拾并食用烏桕的種子,種子中含有天然生物堿,食用后可能導致人體出現不適。

  來自:科普中國

  監制:柯成韻

  (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