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2月15日電 題:咖啡店“奔村”打開中國鄉村旅游新場景
記者 吳蘭
點杯咖啡,品于窗前,享受一份鄉村的寧靜與愜意,再擇機拍照留影,成為很多游客的“標配”。
在安徽宣城,有一條被稱為“皖南川藏線”的“網紅”風景道:沿途的敬亭山、青龍灣、紅杉林等景點,串聯起來形成“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自駕旅游“大環線”,吸引著游客爭相打卡。
一家名叫空空里·臨崖藝術空間的咖啡店就坐落在這條風景道上,其店址位于宣城市涇縣汀溪鄉郭沖村,窗外就是茶園和山景。
“這條風景道上,游客不缺、客源不愁。開業以來最多的一天賣了1500杯咖啡,平均一天銷量在800杯左右。”該咖啡店負責人林凱說,自今年五月開業以來,人氣持續火爆。
近年來,咖啡店“奔村”正起勢,不少和林凱一樣的年輕人來到鄉村創業。目前,僅涇縣就涌現出60多家“村咖”。
沿著“皖南川藏線”繼續蜿蜒前行,山景、稻田、溪流、咖啡店……沿途風景不斷變換。數小時后就到了寧國市方塘鄉,兩千余畝紅杉林靜靜地佇立在水中央。
12月2日,寧國市方塘鄉,游客暢游紅杉林中。記者 吳蘭 攝“目前正是欣賞紅杉林的好時節。”徐鍇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也是紅杉林景點附近“杉頂見”咖啡店的主理人。該咖啡店是他在“皖南川藏線”上經營的第三家咖啡店。
“最忙的一天,我在這約100平方米的空間里,僅收杯子就走了一萬多步。開業1個多月來,日均銷售咖啡約五百杯。”徐鍇說:“店里的核心競爭元素就是攝影打卡,在品味咖啡中,去記錄一份美好。”
12月,寧國市方塘鄉板橋村咖啡館老板周旋(左一)在制作咖啡中。記者 吳蘭 攝“00后”周旋因向往自然與鄉村生活,在寧國市方塘鄉板橋村租下一個閑置廠房,將其改造成了咖啡館。周旋說:“7月6日正式開業以來,客流量不錯,最多一天可賣500多杯咖啡。”
“鄉村咖啡店的出現,讓我們知道鄉村可以是愜意的,也可以是精致的。”安徽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劉法建教授說:“通過契合年輕人的消費方式、習慣和偏好,讓鄉村與城市鏈接,這是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創新的一個重點方式,帶動了消費,也提升了發展層級。”
“現在客人以打卡式的游客為主,可替代性強,如何讓‘網紅’變‘長紅’,增‘銷量’中保‘留量’,很是關鍵。”林凱說,他已提前在沿線布點面包店、咖啡店,還計劃將當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店中。徐鍇也正謀劃從文旅、攝影角度出發,豐富服務內容,賦能鄉村振興。
“咖啡元素于鄉村是‘錦上添花’之作。”劉法建認為,鄉村旅游的關鍵是體現“在地性”,通過與當地特色融合,實現鄉村運營和品牌的倍增效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