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里的“中國故事”:求變與傳承

  杭州12月15日電 題:美妝里的“中國故事”:求變與傳承

  作者 祝曉艷 潘沁文

  近年來,國產化妝品快速崛起,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依據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鑒》,2023年國貨美妝市場份額達50.4%,首次超過外資化妝品品牌。

  國貨美妝何以受青睞?從美妝里的“中國故事”或許能找到答案。

  求變:木桿子生出多元之“業”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是中國最大的鉛筆生產基地之一。20世紀70年代,鉛筆產業在慶元“無中生有”;數十年后的今天,當地又以木桿眉筆為突破口,繼而向生態彩妝領域延伸拓展。

  走進位于慶元的浙江久靈筆刷有限公司,其產品展示廳內一分為二,陳列著鉛筆和彩妝兩大系列產品。

  “公司原先只做鉛筆,20多年前受客戶啟發,了解到眉筆和鉛筆的制作工藝相近,產品附加值卻高不少。”該公司總經理沈從和說,起初公司主要為外貿企業貼牌代加工生產,2023年底其自主品牌的彩妝產品陸續在中國上市。

  短短一年時間里,其彩妝產品已入駐中國1000余家線下門店,在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購物潮中,其中一款唇釉產品日均訂單量突破7000單。

  扎根傳統產業,尋求新的轉變,浙商天生的敏銳性和行動力帶動了產業新突破。2023年,慶元縣化妝品生產總值達1.63億元人民幣。

  傳承:黃土地開出美麗之“花”

  在浙江衢州江山一個名為定村的小山村里,“江山之間農場”坐落于此。農場位于水庫中部無人區,生態優良,草木豐盛。

  農場負責人王京霞是從父親手中接過農場經營的,真正著手各項事宜后,她愈發覺得,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好作物,不該一直被埋沒在深山。

  怎么在不改變原有生態的前提下,讓農場的路子走得更寬廣,讓優質作物實現更高價值?王京霞的答案是:走融合發展之路。

  “只做茶油不是不好,只是無法幫助農場走得更遠。”錨定化妝品行業后,王京霞在農場選擇了三種分布較廣且具有廣泛應用價值和悠久應用歷史的植物——山茶樹、木姜子、淡竹葉為基礎原料,和高校、研究所合作,在分子生物學層面對這些植物做成分和功效性應用研究,啟動了天然清潔洗護、植萃護膚產品的開發。

  “目前,使用農場植物提取物作為原料的精油、牙膏、手工皂等產品已推向市場,復購率較高。”王京霞說。

  農場對于生態資源的深度開發,是浙江衢州深入挖掘特色植物資源、培育引導企業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美妝的一個縮影,既是富有浙江特色的品牌內涵,也是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索。

  今年,浙江更是在各地開展“生態美妝”共富行動,引導培育生態美妝“七仙女”(鐵皮石斛、黃精、珍珠、梔子、胡柚、油茶、西紅花),加快浙產特色原料的提取、研發、應用。

  “不是國際大牌用不起,而是國貨美妝更有性價比。”高性價比并不能完全體現國貨美妝崛起的秘訣,傳承轉變乃至創新正驅動“顏值經濟”興起。(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