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12月16日電 (孫睿 馬明 梁瑾文)“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團隊馴化了國內首個粉色毛木耳新品種,于是協調縣域企業與李小林博士團隊達成了合作,希望利用‘貴妃木耳’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委副書記、副縣長許洪彬16日表示。
圖為粉木耳。烏蘭縣政府 供圖烏蘭縣地處柴達木盆地,海拔高,晝夜溫差大,農業主要以枸杞、藜麥、茶卡羊、柴達木雙峰駝等特色農畜產品開發為主,食用菌產業發展存在發展空間。
連日來,青海省烏蘭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內的一排排菌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走進棚內,成串菌袋上,通體粉紅色的木耳如同點點繁星,簇擁成群,“貴妃木耳”在烏蘭迎來了豐收季。
圖為粉木耳在大棚里長勢喜人,迎豐收。 烏蘭縣政府 供圖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與生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林介紹,此次烏蘭縣種植的粉木耳是粉耳1號,是由四川省農科院培育出的新品種,也是國內外首個粉色毛木耳新品種。由于粉耳1號通體粉紅,顏色艷麗,也有了“貴妃木耳”的美稱。該品種新鮮幼嫩子實體,通體呈粉紅色,成熟子實體厚實,腹面呈粉紅色,干耳呈棕紅色、褐紅色,茸毛白色。相較于市面常見的黑木耳,粉耳1號產量高,抗病強,商品性狀優良。
“由于粉木耳中蛋白質、谷氨酸以及多糖含量都高于黑木耳。因此價格也高于黑木耳,這次在高海拔地區實現規模錯季出耳尚屬全國首次,從這批木耳的產量來看,粉木耳完全適應高海拔地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可以大規模示范推廣,這對于推動烏蘭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點的意義。”李小林說。
近年來,烏蘭縣依托科技援青平臺,大力發展特色農牧業,寒地小龍蝦、蝴蝶蘭等一批特色種養產業相繼落地烏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此次粉木耳的成功種植并喜獲豐收,成為烏蘭縣助推鄉村振興的又一支點。
青海省烏蘭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負責人馮明軍表示,經歷市場調查,粉木耳的市場價值高于常見的毛木耳,并且在四川、北京、上海等地均有銷售,據初步估計這批新鮮木耳上市產量大概4000斤左右,可以成為增收致富的新法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