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11月22日電 題:廣西僑鄉百年古村“煥新”: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作者 黃令妍
坐落于中國著名僑鄉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的鵬垌村,一個擁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正以其古韻與現代交融的風貌吸引著八方游客。
“鬱見美好 共享未來”——海外媒體玉林行采訪團21日走進鵬垌村,探尋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傳統村落如何保護和傳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轉型為發展現代旅游的美麗鄉村典范。
圖為鵬垌村明清建筑群。陳冠言 攝鵬垌村始建于明朝,又名“康樂莊”。村內保留著古戲臺等明清時期建筑,是嶺南地區傳統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彰顯著古樸典雅的氣息。2018年,鵬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當地以“康樂莊”整體格局、歷史環境風貌、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為核心,通過“文化+旅游+農業”融合創新,打造兼具文化展示和鄉村旅游體驗雙重功能的中國嶺南傳統村落遺址文化景區。
該景區鄉村農文旅項目品宣經理肖凱全介紹,“我們當時來到這個地方,看到很多古建筑其實都只剩下一個‘空殼’。我們希望賦予這里新的生命力,因此進行了整體建筑風貌的修繕。”近年來,鵬垌村在保護古建筑方面采取“修舊如舊”的原則,嚴格按照原有的樣式進行修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村莊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村內還設立了村史館,通過展示老物件和歷史圖片等,向人們講述鵬垌村的過去與現在。
游客在鵬垌村巷內觀光。陳冠言 攝肖凱全介紹,依托古建筑特色打造的中式婚禮堂和婚俗博物館,獨特的美陳設計和文化底蘊,呈現出“和美家風”的人文風采,吸引了眾多文藝愛好者前來參觀。結合玉林本地元素,村內開發了主題度假民宿、中草藥主題研學、瓜果種植、特色農產品銷售市集、人才返鄉創業等多元項目,形成“農商文旅”結合的新模式,極大豐富游客體驗。
同時,當地舉辦新民歌表演、舞獅、鄉村音樂會等民俗活動,讓村民和游客感受到鄉村文化的魅力。鵬垌村鄉村音樂會發起的契機是廣西傳統節日“三月三”。“‘三月三’期間舉辦的鄉村音樂節,吸引了10多萬游客,于是我們決定聯合本地音樂人,把它延續保存下來。”音樂會每天以表演粵語經典歌曲為主,并邀請村民游客上臺進行音樂競演。在肖凱全看來,這一音樂版的“村BA”,給鄉村帶來活力。
鵬垌村鄉村音樂會現場。受訪者供圖隨著旅游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返鄉,經營民宿、旅拍等業態。音樂人羅志就是近年來從外地返鄉發展的一員。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音樂工作室,也是鵬垌村鄉村音樂會的發起者。羅志介紹,鄉村音樂會豐富了周邊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
目前,通過網絡平臺直播,每天晚上都有數萬人次在線觀看鵬垌村鄉村音樂會,許多自駕游客也慕名而來,帶動餐飲、市集、民宿等夜間經濟發展。工作室另一名返鄉者陳大康說,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當中的一部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宣傳地方特色,吸引許多人前來旅游,讓家鄉變得更好。
從城市來到鄉村參與文旅開發數年,“90后”的肖凱全如今以“新村民”自居。他希望,通過繼續深挖在地文化特色,帶動鄉村興旺,與村企、村民實現互惠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