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月9日電(郭其鈺) 浙江省重整與清算投融資平臺發布會11月8日在杭州舉行,該平臺致力于為危困企業和投資人架設一座溝通橋梁,在企業破產投融資領域打破信息壁壘,疏通資金流堵點,打造破產重整投融資良性生態圈。
浙江省重整與清算投融資平臺上線儀式。主辦方 供圖破產重整作為一種公平清償債務的司法制度,近年來不斷受到市場投資主體的關注,越來越多利益相關方選擇通過司法重整程序來挽救困境企業,使具有重整價值的企業得以繼續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價值。司法重整案件數量也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浙江作為民營經濟大省,2023年該省法院共受理破產案件4543件,審結破產案件5237件,裁定認可破產債權4321億元,全年通過拍賣平臺處置破產財產5468宗,總成交額190億元。
“在破產特殊資產處置領域,存在結構化信息壁壘。”浙江省破產管理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對于危困企業和破產管理人來說,存在尋找投資人難、風險控制難、資產處置效率低等問題;對于投資人而言,參與復雜的重整投資,往往是機會與挑戰并存。
為打通破產特殊資產的供給端和需求端,浙江省破產管理人協會、浙江省上市與并購聯合會等共同搭建浙江省重整與清算投融資平臺,推動破產重整與并購投資需求相結合,共同構建一個市場化、專業化、一站式的第三方投資并購綜合服務平臺。
“資產應用不是靜態化場景,動態、實時才是最有效精準的價值識別。我們通過公認、科學的計算模型,讓數字說話,彌合重整參與方的價值認識鴻溝。”浙江省重整與清算投融資平臺運營負責人介紹。
如在企業價值識別方面,錄入企業基本參數信息,該平臺即可實時出具企業挽救價值報告。同時依據企業財務報表,通過人工詳細測算可估值出企業價值報表。
當日發布會還設置了“投融資項目推介”環節,8個項目的管理人代表進行現場推介。(完)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