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紅薯摘柿子剝毛豆 “洋學生”體驗浙江鄉村農事樂趣

  湖州10月3日電(胡豐盛 徐晟昱)秋風吹過,或濃或淡的秋色,像調色板一樣點點面面地鋪開,浙江正式進入豐收季。國慶期間,浙江省德清縣康乾街道新琪村里迎來一群“外來客”,一群來自浙江工業大學的“洋學生”用“沉浸式”的方式體驗了鄉村的農耕文化。

  湖邊,一筐筐芋艿、柿子、毛豆、番薯放置在桌上,一旁用紅磚壘起的土灶上升起裊裊炊煙,不一會兒就冒出了絲絲甜香。來自摩洛哥的AI EMRAN(中文名:埃姆蘭)在土灶邊,體驗了一把燒柴火的樂趣,還和其他“洋學生”一起剝了毛豆,準備親身體驗制作德清的烘豆。

  “我讀的專業是農學,剛才我在煮番薯的時候還用火堆烤了番薯,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項目。”AI EMRAN說,這種烹飪方式和他的國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洋學生”展示自己摘的柿子。康乾街道供圖

  據了解,新琪村擁有典型的濕地風貌,近年來一直在深入挖掘、提煉、整合文化內核和旅游資源,通過“自然+文化”的創新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體驗。摘柿子也是此次研學活動的主題之一,伴隨著秋風,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柿子已經掛滿枝頭。在當地農戶的帶領下,AI EMRAN一行人來到柿子樹下,準備用網兜摘柿子。

  擎著長竹竿,來自俄羅斯的Ekaterina用網兜摘下了當天最大的一個柿子,這是她第一次看到柿子樹。“我很喜歡這個活動,雖然竹竿很重,但是我和另一名女生一起摘下了柿子。這是一次難得的文化交流機會,讓我們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與共性,希望未來能有許多機會親身體驗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Ekaterina說。“我也會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讓許多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洋學生”和德清農戶一起剝毛豆。康乾街道供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此次一系列的傳統農事活動,不僅讓外籍學生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質樸與美好,也讓他們對中國鄉村的生態環境、農業技術、傳統農耕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023年以來,當地依托浙江工業大學資源優勢,深化校地合作,創新打造“洋哥來了”國際交流品牌,開辟對外文化交流新路徑,先后組織開展傳統農耕文化、特色非遺等體驗活動。“我們將會吸納許多‘洋學生’成為‘洋主播’,以‘洋主播’親歷的形式講述浙江的美麗故事。”康乾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