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10月3日電 題:“邊玩邊學”成假期親子游新常態
記者 吳鵬泉
讓六歲女兒知道大米的由來,是江西“90后”媽媽周娜國慶假期給自己定的任務。站在稻田邊,看著女兒雙手撫摸低垂的稻穗,她趕緊掏出手機記錄下這個畫面。
周娜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在城市里長大的女兒鮮有機會接觸農作物,“這次國慶回老家,讓她親身感受下大米種植。”
國慶黃金周歷來是親子游市場的“高光時刻”。“十一”假期,有很多像周娜一樣的年輕家長,熱衷讓孩子“邊玩邊學”,“教育+旅游”成新常態。
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帶著孩子逛博物館、體驗自然課堂、嘗試各類農活等成為親子家庭的熱門選項。
31歲的何菁將旅途視為家庭教育的“第二課堂”。“旅行能讓孩子開闊眼界、擴充知識。”今年國慶假期,她帶著兒子去了“中國最美鄉村”江西婺源,“相信看了婺源‘曬秋’,會對他寫秋天的作文有幫助。”
金秋十月,賞秋無疑是國慶假期的關鍵詞之一。依據美團數據,國慶期間自然景觀類景區的預訂占比高達近三成,成為家庭游客的首選。
10月2日,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江西南昌市銅源峽景區游玩。受訪者 供圖“國慶假期,我們景區預計每天游客量約3000人次,大部分是家庭游客。”江西南昌市銅源峽景區運營負責人韓高長說。
江西“Z世代”媽媽吳云燕鐘情在假期“逃離城市”。“十一”假期,她帶著孩子參加了一場戶外露營活動,“戶外旅游是人與自然的一種互動方式,通過人與景的互動,孩子情感會更加細膩。”
伴隨代際更替,“90后”“Z世代”新生代家長主打“高質量陪伴”,以往“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正逐步向與孩子玩在一起、學在一起的方向轉變,研學游熱潮興起。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研學游經濟市場運行監測報告》稱,中國研學游市場發展迅速,2023年研學游行業市場規模達1469億元,預計2028年將突破3000億元。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研學游行業企業主體類型豐富、數量多,提供的研學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相關監管與項目開發仍存在提升空間。
“‘邊玩邊學’是旅游經濟與文化需求消費多種業態融合的新趨勢。”南昌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戴慶鋒說,增長見識與旅游相結合是符合民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種具體表現,特別是對于正在增長知識的孩子群體及希望假期放松身心的家長群體。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研學游行業市場的成熟,未來沒有核心產品競爭力的研學企業將面臨淘汰風險,相關企業需依據研學旅行未來趨勢制定特色研學項目應對市場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