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電 國新辦12日上午舉行發布會,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部更加注重發揮積極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保持財政支出強度,在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激發消費潛力、擴大有效需求。
記者 王紫儒 攝 "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part/561/2024/1012/U992P4T561D34949F24113DT20241012124602.jpg" alt="10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 王紫儒 攝 " /> 10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 王紫儒 攝會上,有記者問,中國積極財政政策在提振消費和防范通縮風險方面,怎么樣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此,藍佛安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部更加注重發揮積極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保持財政支出強度,在擴內需、促消費、惠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激發消費潛力、擴大有效需求。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多舉措增加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2024年進一步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歷次提標調增幅度最大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總體提高3%左右,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也有較大幅度提高。在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保障的基礎上,今年國慶節前,還向特困人員、孤兒等生活困難群眾發放了一次性生活補助,提高困難群眾收入,增強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愿。
二是多渠道增加政府投資。2024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萬億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7000億元,再加上2023年增發國債資金,實際可用于增加政府投資的資金規模較去年大幅度增加,帶動有效投資,擴大國內需求。
三是大力度實施“兩新”政策。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從8月底、9月初開始,各地方陸續推出具體的操作辦法,主要是加力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進一步提升地方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力,有力拉動投資增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產業發展。
藍佛安強調,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堅持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優化基礎性政策機制安排,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激發消費潛能;用好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等工具,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改善消費環境;發揮政府債券牽引作用,帶動有效投資,擴大國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