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財稅重拳支持樓市回穩

  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龐無忌)在中國央行等部門9月末宣布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五箭齊發”支持房地產市場后,財政部10月12日又祭出財稅重拳,促進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緩解房企流動性風險。業內專家認為,四季度,房地產“一攬子”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以支持樓市止跌回穩。

  其一,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

  財政部表示,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閑置存量土地,確有需要的地區也可用于新增的土地儲備項目。此前自然資源部已發文明確,收回收購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可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予以支持;央行也表示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此次財政部進一步明確允許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有助于加快閑置存量土地的收回收購節奏,促進市場“去庫存”,推動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綜合來看,盤活閑置存量土地的各項配套資金有望加速跟進落實,支持房企合理退地、換地,對于地方政府、房企等均將產生實質性利好。

  化解庫存之外,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此次會議明確了專項債還可用于新增土地儲備,這是一個重大變化,將有助于突破目前國企、城投債務對土地盤活和儲備的制約。

  其二,支持收購存量房,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

  財政部指出,用好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保障性住房,同時,繼續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地方許多通過消化存量房的方式來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這意味著許多資金將進入存量房盤活領域。

  陳文靜表示,此前官方提到許多的是央行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用于已建成未售商品房,此次財政部明確地方政府專項債可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同時也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也將更加側重支持消化存量房。許多資金進入市場,有望加大已建待售存量商品房的去化力度,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透露,各地今年一項重點工作是系統梳理了存量住宅用地和項目清單。他認為,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后,將大幅增加其收購存量土地、房源的能力,有助于批量、快速化解庫存,平衡市場供需。

  其三,調整優化相關稅收政策。

  財政部透露,正在抓緊研究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政策。下一步,還將進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調整優化相關稅收政策。

  李宇嘉認為,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后,交易稅費將出現明顯下降。如購買144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契稅將從3%下降至1%。房企涉及的土地增值稅或將取消預繳,直接轉到竣工驗收后的清算環節,這將給開發商節約土地價款1%-3%的稅負。除此之外,稅收政策將會是后續的重點,未來或降低、減免二手房交易契稅、增值稅、個稅等。稅費下調將產生“降成本”效應,釋放部分購房需求。

  嚴躍進認為,年內房地產相關工作重點可能出現變化,即:對新建的,要適當控制;對存量的,要加快盤活、消化。

  9月底以來,央行等金融主管部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一攬子”增量政策具體舉措。陳文靜認為,隨著各項政策不斷落地,房地產市場的改善值得期待。(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